与长公主一党借势扩张,暗中布局。
短短月余,边关要隘已有十余名太子的心腹将领走马上任,明为戍边,实为揽权。
兵部调令雪片般飞往各州郡,东宫势力如藤蔓般在军中蔓延。
趁此时机,萧贺夜没有忘记之前答应许靖央的事,他以修缮长城为由,将不少被放逐边远之地的神策军召了回来,在破虏军里给了他们一席之地。
暗骑卫向许靖央汇报的时候,正说到了朝中的情况。
“……朝堂上各王打得火热,唯独魏王殿下置身事外,终日督造长城,听说他粗衣简食,与工匠同卧起,皇上曾两次传召,都被他以‘筑城事大,不敢擅离’为由婉拒。”
许靖央挑眉:“魏王倒是学聪明了,恐怕身边有人指点。”
不过,萧贺夜与平王这般明火执仗的对峙争斗,许靖央总觉得不像萧贺夜的风格。
但他二人本就有利益冲突,故而会有争斗,也在所难免。
暗骑卫说:“还有一事,南边暗线传来消息,不久之前有皇宫暗卫前往封地,皇上要召景王回京。”
景王是皇帝最小的儿子,才十七岁,生母是淑妃。
淑妃在后宫一直不怎么起眼,出身文人世家的她不争不抢,景王刚出生时身体不好,太医建议他去温暖多春的地方休养,故而在景王六岁的时候,就被皇帝送到了南边封地。
这么多年没有让他回来一次,现在却忽而召他回京。
许靖央垂着冷眸:“皇上是嫌朝局还不够乱。”
在他心中,根本没有完美的儿子,只想不断利用他们相互制衡,将权利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许靖央沉吟片刻,抿了抿唇。
“太子那么想表现,就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
“主帅的意思是?”
“景王从大理回京,路途迢迢,出些意外也正常,我记得大理回京的路上,要经过孟州,而孟州太守是太子亲信,前几年因为科举舞弊案被牵连,从而放官。”
许靖央手执白棋,将黑棋吃走几颗,淡淡说:“找人将景王逼进孟州去求助,太子现在急切地想要表孝心,定会有所行动,但记住,我不要景王的命,吓唬他一下便是。”
暗骑卫拱手:“卑职明白了。”
御书房里。
陇西郡王被大太监引入内殿。
“末将见过皇上,”陇西郡王威严的面孔上,神色肃杀,“还请皇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