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浴血奋战,将士们死伤无数,才换来边关的安宁。而你们,却在这朝堂之上,为了一己私利,颠倒黑白,诬陷忠良!”
\n
赵弘又转身面向皇帝,继续说道:“陛下,臣在边关,不仅成功击退敌军,还整顿了边关防务,训练了一支精锐之师。如今边关将士们士气高昂,皆是因为对陛下的忠诚,对大楚的热爱。臣一心为国,从未有过二心。”
\n
朝堂上的大臣们听后,顿时议论纷纷。有的大臣微微点头,似乎认同赵弘所言;有的则面露犹豫之色,在观望局势;而权贵们的同党,则依旧满脸不屑,试图反驳。
\n
“陛下,赵弘所言句句属实。臣等也调查过,这证人确实是被权贵威胁。”一位老臣站出来,拱手说道。其他几位正义之士也纷纷附和。
\n
此时,李侍郎站出来,皮笑肉不笑地说:“陛下,即便如此,也不能证明赵弘没有通敌之心。说不定这一切都是他的阴谋,先立下战功,再以此来洗脱罪名。”
\n
赵弘怒视李侍郎,“李侍郎,你空口无凭,仅凭臆想便污蔑于我。你身为朝廷命官,不思为国效力,却在这里助纣为虐,实在是朝廷的耻辱!”
\n
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目光在众人身上来回扫视。他听着双方的陈述,心中也在权衡利弊。一方面,赵弘的功绩确实不可忽视,边关战事能取得胜利,他功不可没;但另一方面,权贵们势力庞大,在朝堂上盘根错节,若轻易定了他们的罪,恐怕会引起朝堂动荡。
\n
随着双方的激烈争辩,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股硝烟味,让人喘不过气来。大臣们的议论声越来越大,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在大殿内回响。
\n
部分原本摇摆不定的大臣,听了赵弘的陈述和证人的证词后,心中的天平开始向赵弘倾斜。他们低声交谈着,对赵弘的清白表示相信。
\n
“够了!”皇帝终于开口,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此事朕已了解,容朕再做思量。退朝!”说罢,皇帝起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