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而敢冒大不韪,篡改圣旨之人是翰林院的一名柳姓编修,只因褚昭入翰林院后多次抢了柳编修的风头,他一时昏了头,趁陛下醉酒篡改了圣旨,还买通了御前伺候之人。
今日早朝,林编修心生悔恨,以死恕罪,血染大殿。
此事一处,一片哗然。
底下的赵老太傅,不顾群臣的阻拦,颤颤巍巍的跪了下去,“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若非他拉着永成帝喝酒,也不必误了事儿,让底下的人钻了空子,导致圣旨被篡改。
闯下弥天大祸。
他在朝近四十年,辅佐过三代帝王,鞠躬尽瘁,从没想到耳顺之年,毁了一世清名。
他羞愧难当,如丧考妣,无颜立于世。
在众人再三阻拦,老太傅跪地,行了大礼,祈骸骨告老还乡。
永成帝赶紧让人将老太傅扶了起来,“此事不怪太傅,是朕。”
他言语有所停顿,在场大臣几乎都跪了下来。
谁敢言君王之责,且永成帝是因尊师敬师,罪责都归于柳编修。
朝臣请求严惩,其罪与谋反无疑,诛九族。
此事说到底最无辜的还是镇国侯府,柳编修死了便死了,
虽说是被篡改了的圣旨,到底是印上玉玺的,圣旨已下,抗旨便是欺君大罪。
就此事,不少朝臣意见各不同,尤其是与镇国侯府,政见不同之人,硬是想要将这桩婚事按在褚昭身上。
太子拱手而立,“圣旨既被篡改,便并非君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