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这大腿该抱依然得抱!
\n
不过《试衣镜》对于许成军的意义其实也不一般,是他第一次尝试用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写作技法写一些这个时间点大家还没关注到的人和事。
\n
非要说,《试衣镜》才是他真正意义的处女作。
\n
《谷仓》和《称星》这两部作品,更像是他融入这个时代的敲门砖。
\n
某种意义上也是护身符。
\n
从影响力上讲,即使他运用了不少后世的写作技法和政策先见,但是这两作品本质是依然是脱不开知青文学窠臼的作品,放到40年后,哪怕只是20年后,这两部小说只会成为许成军人物介绍的一行字。
\n
就像在40年后谁会去聊《班主任》和《伤痕》?
\n
站在时代风口上的文学作品,有时候其标志意义远大于文学意义。
\n
传播力也局限于一时一地。
\n
...
\n
没让许成军等多久,李晓琳就带着两杯水回来了。
\n
也许是许成军之前给她的印象太好,
\n
没去忙着审稿,反而是和许成军聊起了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史,
\n
从当前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聊到了国外的文学名著,
\n
从写作技法又聊到了现实本身。
\n
而让李晓琳越来越吃惊的是,
\n
聊到现在她依然摸不到许成军的底,
\n
这是个20岁的知青?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