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收获》杂志社坐落在上海巨鹿路作协大院里的一栋老洋房里。
\n
米黄色的墙面爬满了爬山虎,砖缝里还嵌着去年的枯叶。
\n
三层尖顶小楼带着民国时期的折中主义风格,拱形门廊上方刻着模糊的缠枝纹,二楼凸窗的铸铁栏杆被雨水浸出青绿色的锈迹,倒与窗台那盆半死不活的文竹相映成趣。
\n
仅从外观看,配的上《收获》的大名。
\n
纯以文学高度衡量,在文学刊物里,《收获》与《人民文学》一档,余者无数。
\n
即便除去《人民文学》,
\n
《收获》也与《十月》《当代》《花城》《钟山》并称为“五大金刚“,且稳居首位。
\n
这里,余华会点赞。
\n
许成军望着这栋小楼,心里的滋味有些奇特。
\n
这感觉,像极了前世2008年他第一次去bj看故宫,却又不全是。
\n
说朝圣?不像。
\n
说征服?更不是。
\n
硬要说,倒有点像小时候攥着新买的且渴望已久的“奥迪双钻“四驱车,
\n
既雀跃又忐忑。
\n
-----------------
\n
编辑部在二楼朝南的大房间,二十余平方米的办公室挤着五张办公桌。
\n
房间里没有空调,许成军上来时众人正摇着蒲扇审稿。
\n
引他上来的是编辑孔柔,说话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