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1979年8月15日,安徽文联老洋楼的会议室里,晨光透过木格窗斜切进来。
\n
长条桌两端摆着搪瓷缸,缸沿结着深褐色的茶垢,烟缸里的烟蒂已经堆成小丘。
\n
许成军捏着《谷仓》的手稿,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一屋子浓烟呛的他直皱眉。
\n
“啊欠!”
\n
长条桌前的人齐刷刷抬头。
\n
好嘛,开了个好头!
\n
许成军微笑。
\n
-----------------
\n
“人齐了,开始吧。”
\n
周明把烟卷摁灭在缸里。
\n
“先介绍下,这位是凤阳知青许成军,《谷仓》的作者。”
\n
他指了指许成军,又转向在座的人。
\n
“这位是省文联的苏中老师,《安徽文学》评论负责人;刘祖慈老师,诗歌组组长;刘先平老师,小说组主编;公刘和韩瀚两位诗人,钱念孙老师,文艺理论家。”
\n
许成军很认真的鞠了个躬。
\n
他目光扫过这些在安徽甚至全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作家、评论家、诗人。
\n
历史的时光在这一刻凝滞。
\n
突然想起大学时在图书馆翻到的《安徽文学四十年》。
\n
扉页上的黑白照片里,苏中握着枣木烟斗的手、刘先平补丁衬衫的肘部、公刘架在鼻尖的蓝框眼镜,竟和眼前分毫不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