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
\n
复旦大学?
\n
这年代和后世还不一样,清华北大地位虽然牢,但不像后世那么独步天下。
\n
说最好的学校,八成的人说清北,但是剩下两成肯定有其他声音。
\n
但要说最好的文科大学,那肯定是北大、复旦和人大!
\n
不用高考上复旦,这不香?
\n
香,真香!
\n
“推荐制要啥条件?”
\n
“得有突出贡献,单位开证明。”
\n
钱明推了推眼镜。
\n
“你要是能写出篇震动全省的文章,说不定大队就给你推荐了!”
\n
写篇好文章么?
\n
写好《谷仓》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n
...
\n
晚风拂过麦田,带来阵阵麦香。
\n
许成军望着天边的晚霞,心里的念头越来越清晰。
\n
不管是文化馆干事,还是复旦的推荐名额,都得靠手里的笔。
\n
他摸出石板,借着最后一点天光,写下了自己脑子里的灵感。
\n
粉笔划过石板发出沙沙声。
\n
晚上躺在木板床上,许成军就着煤油灯在草纸上写起来。
\n
他写主角许春生在麦田里发现父亲的日记。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