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的嗤笑从徐浪鼻腔里溜了出来。他眼皮都没抬,顺手抓起案头那支蘸饱了朱砂墨的兔毫笔,手腕轻抖,动作流畅得像是演练过千百遍。
\n
笔锋如刀,精准地落在那段“一掌蒸干百丈湖面”的文字旁。
\n
唰唰唰!
\n
朱红的字迹龙飞凤舞:
\n
“查:案发时太湖正值百年不遇大旱,水位已降至历年最低。所谓‘蒸干百丈’,实为雷某伙同当地漕帮,趁夜于该处湖底预设大量生石灰及火油所致。湖面‘白雾’实为生石灰遇水反应之热气蒸腾,远观效果惊人。毙敌七十三名之说,经核实,实为雷某为抢夺漕运码头,伙同霹雳堂弟子屠戮漕帮无辜帮众五十七人。所谓‘焚天灭地手’,实乃其常年浸淫火药,双手沾满硫磺硝石粉末,遇剧烈摩擦或特定引火之物即可点燃。遇水则威力大减,甚至可能反噬自身。鉴定:江湖骗子,夸大其词,手段残忍,死有余辜。建议归档‘江湖骗术实录’卷三,编号‘丙字柒佰肆拾壹’。”
\n
写完,他手腕一甩,朱笔在笔架上发出“嗒”的一声轻响。那本承载着“火云邪神”虚假威名的卷宗,被他像丢垃圾一样,随手丢进书案旁边一个巨大的、敞着口的藤条筐里。
\n
筐里已经堆积了不少类似的卷宗,小山一样。每一本的封皮或扉页上,都留着他那鲜红刺眼、一针见血的批注。这些批注像是一把把锋利的小刀,毫不留情地将江湖传说中那些金光闪闪的外壳剥开,露出里面或龌龊、或荒谬、或残忍的内核。
\n
“档案司徐浪”五个字,在这些批注后面显得格外刺眼。
\n
“蒸干百丈湖面?忽悠谁呢?”徐浪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懒洋洋地自言自语,声音在堆满卷宗的寂静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生石灰加火油,成本低廉,效果拔群,实乃江湖造假、装神弄鬼之必备良品。啧,老套路了,一点新意都没有。”
\n
他打了个长长的哈欠,眼角挤出一点生理性的泪水,刚想换个更舒服的姿势在太师椅上彻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