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则守直取是。公之大道,自能容得小子畅行。」
宋璟仕宦大半生,啥人没见过,也懒得跟这小子打什麽言语机锋,摆摆手便转身离开了这里。
门下省官员们又都纷纷行出,一直将宋璟送出官署门外才又返回来,由此也可见宋璟在这些朝士们心目中地位之崇高。
两省官员向来眼高于顶,哪怕是在职宰相若非两高官官而以别职平章政事,他们都不怎麽放在眼中,但却对宋璟这样一个去职多年的宰相如此恭敬,真是人的名树的影。
「唉,当今朝政局势焦灼不安,诸位宰相虽然各有强硬姿态,但却俱难服众。想要时局稳定下来,莫过于宋开府再归朝执政!」
返回官署途中,有人忍不住叹息一声,旋即便也不乏官员点头附和。宰相干仗,他们这些两省官员也算处于斗争的核心,所受到的惊扰和连累也都不小。
诸如严挺之这般,不敢发声那就丧失了阵营忠诚度,若是发声,则就可能会引火烧身丶招致报复。
回到堂中后,张岱又向严挺之问道:「广平公来言何事?」
「是劝我不要再纠缠选情,每岁选事纠缠不休,甚至长达半年之久。大量选人滞留畿内,资财耗尽,不乏赤贫。日前吏部铨选时便不乏选人哭告,广平公言,若中枢仍然如此处事,恐怕选情中要滋生纷乱。」
严挺之闻言后便叹息一声道。
张岱听到这话,心内略有了然,选人逐年增加而官职却并没有相应的增多,这就使得铨选越来越僧多粥少。
选人们心情本就异常焦灼,中枢人事纷争又将选期延长,这麽多选人聚集在京畿之内,说不定就会闹出什麽大的乱子出来。
而一旦铨选生乱,宋璟等吏部官员自然也难辞其咎,所以宋璟才不得不亲自出面丶左右奔走,希望能够平息争端,尽快的求同存异丶达成一个共识。
「广平公也希望我劝一劝杜相公,希望杜相公能收敛意气丶相忍为国。只不过,这又谈何容易啊!」
严挺之又叹息道,想要让宰相不争,这可真不是几句话就能劝好的。
你不争就没权力丶没有存在感,能力如何也就无从体现。就拿这个人事权来说,你只有彰显出自己的话语权,百官才会乐得为你所用。你要连职位都安排不了,谁又乐意跟你混?
姚宋能为名相,根本原因固然也是他们各自能力出众,但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那就是他们各自都有一个不争不抢的好搭档,甘愿做他们的陪衬和辅助,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