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要他们直接返回太极宫去办公,那皇城百司直接就在宰相的领导下在西内单干了,有没有皇帝也都无所谓。
张岱入宫后直接便向门下省去,他所兼任的左拾遗本来就是门下省属官,倒也无需另作申请。
门下省这里还有不少官员聚集在外,有人见到张岱行来,还忍不住对他笑语道:「张郎来迟了,没见到方才好大场面!严给事方才于西朝堂直斥李相公宠信奸佞丶处事不公,相公词穷难辨,若非广平公宋开府亲自出面解事,纷争只怕此刻仍还未停。」
听到自己来晚了丶争吵已经结束,张岱也是颇感惋惜,不过一想到当事一方乃是自己的座师,他也没有心情再跟这些人一起瞎聊,于是赶紧便往门下省直堂而去。
门下省这里,严挺之坐在席中,仍是一副余怒未已的样子,一旁其他的门下省官员们也都不敢入前打扰,毕竟这位刚才可是指着宰相的鼻子怒骂干仗了。
「何事竟令座师如此大动肝火?」
张岱走进堂中来,见到严挺之这模样,便也连忙入前发问道。
「中书实在太过分,竟要趁着杜相公外出之际私下决断铨选诸事!我往提出覆核,多遭阻碍,宋遥等群徒希中书之意任性举授,所选多非良才。若是由之付敕,今岁选事必将大乱!」
严挺之听到张岱发问后,当即便又恨恨说道。
如今朝中有三位宰相,除了原本的李元紘和杜暹外,还有就是去年以大功归国入朝的萧嵩。这当中萧嵩主要管理军事相关的事宜,朝政则由李杜二人分别主持。
朝事当中最核心关键的自然就是人事权,每年的铨选都会吵闹不休,去年甚至一直争执到了初夏时节,选期仍然没有结束。
今年情况自然也不例外,从去年冬集开始,两名宰相就已经在互相较劲了,使得铨选事情推动的非常缓慢。
虽然如今的吏部有着前宰相宋璟担任吏部尚书坐镇,但宋璟也只是代表吏部呈交一个方案,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中书门下。
眼下两个宰相斗法已经达到了白热化,哪怕区区一个县尉丶参军都要彼此较劲争执一番,也迟迟不能形成一个最终的结果。
去年冬天里,朝廷又下令准许诸边长徵兵分作五番丶岁遣一番归家休假。
这第一年执行此事难免有些忙乱,加上各地需要休假的军士数量也不少,杜暹同样是以边士入朝,便协助萧嵩一起处置此事,在吏部的人事问题上用心便没有那麽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