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也借着职务之便往来明义坊多次,讲起当中事情来如数家珍,对张岱也是谆谆教诲:「坊中有伎女色艺称绝而选入宜春院丶称为内人,其家则为内人家。内人姊妹也多色艺可观,访者众多。
其中翘楚,称作十家。因初得荣宠者有十户,后得见幸者赐比十家。教坊之中尤以十家色艺自称翘楚,但却名不副实,这十家只是狠索钱帛丶名大欺客,须当敬而远之……」
张岱倒没想到来教坊戏乐玩耍还有这麽多道道,一时间也是听得很认真,倒不是当做什麽宝贵的知识,只是作为猎奇的见闻。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来到了明义坊中,坊内诸达官贵人的高门大院都收于眼底。
「可惜可惜,今日韦少卿没有屈尊同游,否则或可凭此叨扰郇公家,讨得二三厨食珍馐以慰腹中馋虫。」
在行经郇公韦安石家门前时,同行中便有人忍不住叹息道。
此言顿时引起了其他人的赞同,又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京兆韦氏乃是关西名门,尤其在东西魏的对抗中,以京兆韦氏为首的关西豪强对西魏政权的支持才有了所谓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继而诞生北周隋唐政权。
韦氏在这个过程中也成为了关中第一流的名门,累世富贵相传,尤其在入唐之后更是煊赫至极,宰相频出。有这样的家世,饮食自然也是精益求精。
后世所盛传的韦巨源烧尾宴食单,代表着盛唐美食的巅峰水平,而韦巨源便是出身京兆韦氏,与众人当下所谈论的郇公韦安石乃是同族的叔侄,而且也都担任过宰相。太常少卿韦绦,同样也是韦安石的侄子。
张岱听着众人对郇公家厨的讨论与夸赞,也不由得被勾动起好奇心来。食色,人之大欲,若能在逛窑子的时候品尝一下深受时流推崇称赞的郇公厨,想想就美滋滋。
只可惜他们这些人多是太常寺低级官吏,还够不上被堂堂京兆韦氏礼待的档次,而张岱跟韦家也没有什麽深厚交情,自然不好意思厚着脸皮登门去叨扰。
于是众人对此话题也就只能说说而已,绕过郇公邸之后又西行不久,便抵达了此行目的地,位于明义坊西侧的月陂。
月陂是西苑洛水溢流至此所形成的一片湖泽,占地有百馀亩,洛阳左右教坊便位于月陂的北岸和南岸。左右教坊一些人家便分散居住在月陂的附近,众人刚刚来到这里,便有一股脂粉香夹杂着酒糟味扑面而来。
「张协律欲向谁家?」
众人都纷纷望向今天请客的张岱,一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