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请教,其实更像是刁难奚落,毕竟多少立朝大臣都还未获得爵位,张岱区区一个少年便先获封,他又能有什麽功绩可配得上这一份殊荣?
张岱闻言后便微微皱眉丶瞥了卢政一眼,他也想不出自己哪里得罪这个小姑父,让其当着一众宾客们的面来拆自己的台。而且不只是这个卢政,就连他那小姑妈丶他们这两口子,都有点跟自己拿劲的意思。
不过他也懒得往深处去想,只是随口回答道:「所谓功绩心得,大父已有陈述,无非忠义二者勇于争先丶努力表现而已。当今圣人英明神武丶胸纳星汉,屡屡诏求贤遗,人间才流逢此盛世丶遇此明君,何谓迷津难出?又需受谁指点?」
这番回答直接把众人的起哄都给堵了回去,他们再怎麽不服气,总不好再说自己连忠义之道都不识,还需要向旁人请教。
「六郎太谦虚了,忠义之识人所共用,但于此道所行却长短参差丶各有差别。」
其他年轻人们或还不忿于张岱得宠,但他的同年们却都是心悦诚服,王昌龄在张岱说完后便又开口说道:「某等不及卢郎亲戚缘深丶情义早结,今春省试才作结识,放榜之后同行东出。
沿途所见六郎事迹种种,皆深有感触。去岁淫雨河溃,南北生民痛失桑梓丶嗷嗷待哺,天下口称义气者不乏,肯于躬身施救者寥寥。六郎去岁省试未已便已经布划救灾,得救者数以万众。某等同行,亦幸与事,梁宋之间救济数千家。
人或谓功名由何而出?可夸者岂独煊赫大功,民历灾而得救丶伤而不毁,不亦善哉?古来良吏,上承皇命而下宣政令,治善以为功。某等草民虽未衔恩命,但仍勇于迎合上天好生之德,这便是忠义之内奋勇进取!」
王昌龄这麽一说,其他一众同年们也都纷纷开口补充,将他们此番东行事迹一一道来。
在场众人听到这些内容后,也才知道张岱受封是有此缘由,是真的有活人万馀的功绩。原本他们还以为张岱东行就是为了针对源乾曜,是朝堂纷争的一个延伸,现在看来还是他们各自认识太浅薄了。
于是接下来众人又对张岱赞不绝口,夸得他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而一些之后陆续到来的宾客们听到张岱这些事迹后,也都免不了再夸奖一通。
傍晚时分,来贺的宾客更多了,当丁青递上来一张名帖时,张岱看了看便决定亲自出迎。
来贺的宾客们大部分都已经被家人们引到了中堂去,但也有一些暂时留在了前堂稍作等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