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一鱼多吃
大唐疆土虽然幅员辽阔,但是各地的发展和富庶程度却是相差悬殊。
作为两京所在的关中平原与河洛盆地自然是经营发展最好的地区,农业丶手工业以及商贸市邑都发展的非常好。
其次便是河东丶河北丶河南等地,而江淮丶蜀中地区同样也发展势头良好,甚至隐隐有后来居上之势。
汴州作为大运河上的重要节点之一,来自河南丶山东丶淮南丶江南等各地物货于此汇聚转输,自身又地处广袤开阔的中原地区,自然与人文禀赋都是优越至极,乃至于在唐末五代与北宋时期逐渐取代了原本唐两京的地位,一跃成为天下的中心!
哪怕眼下这地方较之历史上最为繁华的时期还相去颇远,但也已经展现出非常可观的地域潜力。
老实说如果不是之前知顿东巡队伍丶加上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单凭源复与汴州州府那些官吏们,尚不足以将此地摧残的那麽萧条。
而今随着裴伷先入州严查汴州吏治,并且直接叫停了之前各种横徵暴敛的乱政,汴州的活力也在快速恢复着,关津所在客货云集丶市井之间也再次恢复了车水马龙的盛况。
张岱也趁此机会,把之前被迫解散的汴州织坊给重新建立起来。
汴州工商氛围本就非常的浓厚,妇女们在农闲时节也都会缫丝顺麻丶织造布帛入市售卖。只是之前的耕织秩序和市场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使得许多百姓都沦为赤贫,如今再想恢复生产便比较困难。
这一次没有了州府的掣肘,张岱直接让人在关津市邑之间招募织工,再加上原本织坊运行所积累的人事基础,很快就招募到了几千名织工可以直接做工。
这麽多织工的到来,原本的织坊很快就人满为患,迫切需要再扩建场地。而且看这人员增长的势头,未来所需要的土地面积还不小。
考虑到长久的经营,张岱自然倾向于把新的织坊选址设在汴渠附近,就如同魏州那座仓邸一般。
他的设想是,未来要把这些地方打造为生产丶生活丶仓储丶转运为一体的综合社区,除了发展手工商贸之外,还要兼具安置船工与他们家眷的职能。
不过眼下州府连正经主事的人都没有,显然也无法满足张岱沿汴渠大块拿地的需求。
裴伷先的调查工作也已经将近尾声,正需要处理一部分赃产以便于盘查赃物以归朝奏报。这其中就包括汴州城内外大量的宅田土地,无疑是一个极佳的入手机会。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