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地图,问:
“外运的货物主要是矿产类?”
“对。”
“每昼夜大概有多少车流量通过?”
“不清楚。”马千瞩说,南宝的矿产资源能的开发潜力很大,但是现在还不好说能达到多少开采能力。
“大宗散货运输,按我们的现有条件最可靠的运输工具只有牛车。”单道谦测算了下,“我得找李赤骑,订造新的重载货车。牛的数量也不够。”
“牛的问题,你和外商委联系――他们现在负责管理昌化堡,要他们再向黎人采购一批回来――昌化堡本身还有一些牛存栏。。”
“好。”
“这种公路的路面要求倒是不高。”梅晚说,“不过南宝地区是丘陵带,道路起伏恐怕很厉害。重载货车不一定能过。”
马千瞩说,“南宝地区是丘陵又不是山区,不至于要开山劈石挖隧道这么浩大,最多绕点路吧,尽可能把路面修得平坦一些。”
“我让人查查20世纪的临高县城到南宝镇的s306公路建设是按什么线路选址的。”梅晚翻了下自己的工作手册,“我回去就组织人进行勘探。”他又想起了一件事:
“南宝那边有一处巡检司,专门盘查黎区出入人员的……”
“没关系,那里的巡检很识相的。”马千瞩表示不要紧,“和县里达成和平协议之后,这个巡检也有一份好处,我们来往黎区的商队他从来没啰嗦过。修路应该也不会啰嗦。”
“还有22162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