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里就可以在一处大型战场上发现他们的身影,甚至三五成群。
\n
如果陆仁贾此时参与了战斗,那他一定会惊讶于,小地图上有图案的图标居然能如此之多。
\n
他们碾压着马桶人不够格的中小型单位,摧枯拉朽般炸毁大型和巨型,吸收无数从四面八方打来的火炮,最后与马桶方的超巨型单位撞在一起。
\n
除开泰坦,联盟方的重型载具与战争巨兽,也通过数个单位的协同作战,发挥着不亚于一名泰坦的威力,帮助泰坦分担压力,弥补了联盟方超巨型单位不足的问题。
\n
并且不止是地表,天空和地底同样打得火热。
\n
空中的飞行单位早就因人数过多而叠了不止一层,更高空中被击落的单位甚至有几率直接砸在稍低一点的飞行单位顶上。
\n
下方地表的作战则更是需要时刻提防着头顶,以防被雨点般坠落的飞行单位残骸给砸中,死于非战斗因素。
\n
至于地底,叠出来的层数则更是不计其数,从紧贴地表,到温度已经升高到需要做好额外防护的几千乃至万米深窟,都有被最新挖掘出的地道。
\n
由于地底空间相对狭小,大口径武器发挥不佳,这里则主要成了小体型单位,且尤其是钻头人的主场。
\n
他们不断开凿新的地道,围绕着已经挖好的地下基地进行穿插,不断与马桶方同样拥有挖地能力的单位进行交手。
\n
而那些没有挖地能力和设备的单位,也都小心翼翼的在这些挖好的地道中穿行。
\n
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哪一侧都平等的有几率会冒出敌人,而他们则靠着雷达等侦测设备,力图在被敌人突袭之前,突袭更多的敌人。
\n
而这样毫无节制的挖地,有时也会导致,地表上方的泰坦或其他重量级单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