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一条细细的通道门户,所以此地又称蓟门,有畿东锁钥之称。这条通道在燕山山脊中蜿蜒而行,最窄处仅能容纳双马并肩。在道路上行进时,人的两侧都是巍峨高大的燕山,只能隐隐看见头顶上的一道蓝天,故此地又有“一线天”之称,是通向京畿平原的最后一道天险门户。
\n
“世龙可愿随老夫陛见,在圣上面前再把这番话说一遍?”
\n
马世龙欠身抱拳,感激地说道:“阁老提携之恩,末将没齿不忘。”
\n
“呵呵,如此就好。”
\n
孙承宗随即和马世龙入宫面圣,崇祯已经明令孙承宗主持京畿防御,他再次肯定了孙承宗地策划,下令京畿明军全力经营蓟门,兼以防御三河一线为要务。
\n
初七,崇祯皇帝的宠臣袁崇焕已经抵达香河,天子闻报大喜,立刻解除了孙承宗的指挥权,颁下圣旨让袁崇焕统一指挥勤王军。袁崇焕本来就是蓟辽督师,有了这份新的任命后,整个京畿地区的部队就全都归他一人指挥。
\n
袁崇焕领旨谢恩后帅军前往蓟门,同时又对赵率教的悲剧作出一番解释。
\n
刚一开始袁崇焕矢口否认他给赵率教下过命令,他坚称赵率教是“奉勤王圣旨”去遵化地,但这个圣旨并无第二人佐证,而且也不能解释赵率教为何不去北京勤王反倒要去遵化勤王。
\n
除了袁崇焕自己以外,所有的证人记录都说明是袁崇焕给赵率教下令。赵率教正是奉袁崇焕帅令出发地。甚至包括袁崇焕自己的心腹部将周文郁,也承认是袁崇焕向山海关下达将令,“先令赵总兵率教所部援遵(遵化);飞檄祖总兵大寿精简辽士入援”。而且周文郁还证明袁崇焕给赵率教下命令时不在宁远,早在后金二十七日起兵进攻喜峰口前,袁崇焕于二十四日就提前离开宁远大营向山海关方向移动,所以他能在第一时刻就从前屯发令给山海关的赵率教。
\n
后来袁崇焕对自己的证词稍作修改,辩解说他让赵率教不要轻敌。不过赵率教不听他好言相告以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