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法子不追求面面俱到,不纠结于品质高下,只抓最要害的安全问题,简单,直接,有效!
虽然不能杜绝所有问题,但足以建立起一道最基本的防火墙,将最恶劣,最伤天害理的行为挡在外面,更能极大地安抚民心!
“妙啊!赵小友,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李世民脸上的愁容瞬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豁然开朗,“如此说来,倒真是老夫钻了牛角尖了!总想着尽善尽美,却忘了这最笨却最实用的法子!”
“立下规矩,守住底线,重重惩处!”
“好!太好了!”他激动地站起身,来回踱了两步,已然开始在心里盘算如何将这套“安全准入”的理念付诸实施,先从哪些紧要的货品开始试点。
赵牧看着他兴奋的样子,只是笑了笑,重新拿起那只釉色不佳的瓶子打量:“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先把最基础的保底做好,别让害群之马把整个池子都搅浑了。”
“至于往后怎么把东西做得更好,更精美,那是下一步的事儿了。”
他语气淡然,仿佛只是随口聊了聊如何防止饭菜馊掉一样简单。
李世民又坐了一会儿,仔细问了几个操作上的细节,越听越是心潮澎湃,最后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起身告辞,他要立刻回去将这些想法细化,争取尽快推行。
送走脚步生风的“秦老爷”,赵牧摇了摇头,继续摆弄他的瓷瓶。
于他而,这不过是解决了一个小小的生活常识问题而已。
而对整个大唐的民生治理而,一颗名为货殖官验的种子,已悄然麦下。
........
夜色如墨,浓重地笼罩着秦岭支脉的崎岖山峦。
距离长安城西南百余里的一处荒僻山谷,早已废弃多年的黑石沟私矿,此刻却透出几点微弱摇曳的火光,显得格外鬼祟。
矿洞深处,隐约传来沉闷的敲击声和粗重的喘息,间或夹杂着几句压低的,口音怪异的呵斥。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硫磺味,矿石粉尘以及一股难以喻的金属腥气。
而矿洞外,临时搭建的窝棚里,几个穿着脏污皮袄,腰挎弯刀的汉子正围着一小堆篝火,烤着干粮。
他们眼神凶悍,面容被山风和劳碌刻划得粗糙,警惕的目光不时扫向黑漆漆的谷口。
“妈的,这鬼地方真不是人待的!”
“天天啃这硬得能崩掉牙的胡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