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有的保命安身的本事,不能丢!”
“但更要考的是临机决断,考的是运筹帷幄之道!”
“妙!”李承乾忍不住低呼一声,在小册子上重重写下,笔尖几乎要划破纸页。
赵牧没理会他的激动,笔下移到“御”字旁。
这一次,他思虑了片刻后,写下的却是“具”字。
御字何解?驾驭,掌控,利用!”赵牧嘴角噙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但别只盯着驾车御马了,我朝以农为国本!”
“地方官员更许知晓农桑,那便考农事!”
“给个比如‘某地多丘陵,灌溉困难’的题目。”
“甚至还可以让考生设计一种适合该地形的引水或提水工具,很多农具,都是一些有才之士根据农事改进而来。”
“这才叫真正的御物之能!”
“农具?”李承乾彻底愣住了,随即一股巨大的兴奋感冲上头顶,他迅速记下赵牧的话,心中已是翻江倒海。
“至于这书嘛.....”赵牧的笔继续移动,在“书”字旁写下“策”字,“文章还是要写的,但不是让他们堆砌辞藻,歌功颂德,就考实务策论!”
“题目就出当下朝廷或者地方面临的最棘手问题。
“如何抑制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
“如何疏通漕运,降低关中将士粮秣转运之耗?”
“如何平衡与西域诸国贸易,扬大唐之威,获实利之惠?”
“要求考生引经据典可以,但必须落到实处,拿出具体可行的条陈方略,空谈误国者,直接黜落!”
李承乾笔下不停,手都快酸了还舍不得歇一歇。
因为赵牧说罢,笔锋便已经落在“数”字旁。
赵牧点了点那“账”字,“算学是根基,但不止于《九章》。考钱粮审计,考工程预算!”
“给一份故意做乱了的地方钱粮收支账册副本,让考生去查错,去核算,去揪出可能的贪墨漏洞!”
“或者,给个‘营造一段十里驿道需多少民夫,多少石料,多少银钱,耗时几何’的题目,让考生详细列出预算。”
“朝廷需要的是能理清钱袋子的明白人,而不是只会吟风弄月的糊涂蛋!”
李承乾赶紧记下,这才放下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
可看着册子上清晰的条目,却是心潮澎湃。
而赵牧那边,一张素黄的竹纸,已经被赵牧用那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