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比如说今年启动的“863”计划,暨国家八六年推出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就有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涉及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等类别,而在此之前从九二年开始,国内就有多家科研机构在相关领域,接受国家的任务安排开展前期摸索性的研究。
而实际上除了电池技术外,蜗巢科技看似不成熟的电驱及电控技术摸索,单听萧良简单介绍,杨荣衍就能断定已然领先国内同行太多。
包括机床在内的精密制造、自动化及工业控制,也是国家重点投入的产业发展及研究领域,杨荣衍此行之前都难以想象新鸿臣目前正在全国进行布局建设的一座座工厂,生产线已经全部由星源精密装备集团与合作企业提供。
星源时代的锂电生产线国产替代率,目前也超过80%。
更关键的还在于,萧良说是意在精密制造,但诸多基础理论及核心技术的攻坚研究,是奔着国家此时甚至都不敢奢望的超精密制造而去的。
萧良虽说蜗巢科技资源与精力有限,目前只能围绕锂电、精密制造进行研发布局,但实际开展的研发触手,却延伸到这两个领域的细枝末节及几乎每一处毛细血管,那涉及的学科领域就广太多了。
“还以为到了秣陵,能看到很多想看的东西,但星源的产能布局主要在东洲,看来我明天还是要厚着脸皮,到东洲走一走、看一看啊,”
杨荣衍跟王相泉说道,
“很多领域的研究,我也仅知只鳞片甲,只能说到实地看一看,才能大体有个判断。不过,我在过来之前,对蜗巢科技的研发体系及能力,还是有一个初步判断的。包括蜗巢科技这几年逐年提升的专利申请数量,也包括江省这几年逐年大幅提升的专利申请以及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在剔除江省应有的发展之外,明显出现的拐点,实际是跟蜗巢科技及相关合作企业、院校的学科直接相关。这一点虽然我们早就发现,但考虑到蜗巢科技的特殊性,不具备推广意义,我们就没有深入研究,也没有拿出来公开说。当然了,我们之前的考察,还是停留在表面数据的采集跟权衡上,我今天真正走进蜗巢科技,才发现蜗巢科技所做的,比我们初步判断的还要深得多、广得多。我都后悔早就关注到这些,却拖到今日才成行。今天真正让我感慨的主要还是三点:第一个自然是我们国内的研究机构,竟然做出如此超高水准的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这么重大的科学发现,这注定会震惊我们海外的同行们。第二个就是我们国内竟然已经发展出如此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