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真要抹下面子去打听,不至于一点消息都打听不到。
不过,这段时间秣陵各高校间都在盛传蜗巢科技将有重大研究成果公布,杨本昌他也是在半个月前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遇到萧良随口问了一句新的研究成果能不能发表在秣大学报上,但在被萧良婉拒之后,他就将这事抛之脑后了,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
杨本昌早年是秣大化工学院的领军人物,甚至严格说来,他都能算是萧良的师爷。
萧良就读秣大化工学院时的年级主任吴桂军,早年就是他带出来的研究生;甚至萧良在秣大就读期间,还上过他带的专业课。
头疼的是萧良九七年创业小有成就后重新回到秣陵大学,但萧良那次不仅直接到时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副教授王驰鹜名下读博,同时还跟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进行密切合作,大规模搞电极材料与锂电装备的联合研究。
其时杨本昌领导的化工学院,在相关领域也有很深的研究——而创办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杨正闵又是他的老对头。
杨本昌当时就授意吴桂军、孙秀云、钱成等人,希望萧良念及师生传承,能将相关的研究项目放到化工学院来,却遭到萧良的无视。
这件事一直以来都叫杨本昌如鲠在喉。
不过,蜗巢科技与秣陵大学各院系开展的联合研究非常多,每年通过省教育厅流向秣陵大学的专项捐赠,也高达两三千万,可以说是秣陵大学的财神爷,杨本昌担任秣陵大学校长大半年来,也无法懈怠与蜗巢科技的合作。
只不过,从他个人感情来说,对萧良还真亲热不起来。
因此,保持良好合作、保持面子上的和气,但互不干扰,是杨本昌选择的边界。
就像现在他心里虽然也觉得周召重专程去找萧良谈新成果的发表有些太过夸张了,但脸上也不会随意流露出轻蔑或嘲讽的轻佻态度来。
杨本昌保持相当的克制,但有人却没有太多的顾忌。
比如很早就看萧良不顺眼,又以敢说话著称的秣大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贺新勇。
他当即就皱起眉头,甚至对周召重也提出尖锐批评,不满的说道:
“学报有重要文章发表,得到业界频繁的引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会提升学报乃至学校的学术影响力与地位,但周召重上任后,不好好想着提升秣陵理工自身真正的学术水平,不想着激励秣陵理工自己的老师,多发表高水平的研究文章,却满脑子想着用这种手段,我看水平并没有传闻中来得那么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