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港岛以来,惯用的生财术,都是从别人手里收购或并购优质资产,然后吃红利,又或者行情看涨时出售,罕有自己从无到有的去建设、经营一项优质资产。
长和实业旗下的港口、电讯、零售以及能源等核心业务迅速壮大起来,大多如此。
长和实业早期赖以发迹的地产业务,也喜欢直接买成熟的楼宇运营吃租,又或者买入白地捂盘待涨,少有积极开发。
郑仲湘创办星视,借壳上市后几次融资扩大规模,虽说并没有得到郑家的直接资助,但前后入局的投资人,其实都是这些年跟着郑家风风雨雨,一路走过来的合作者。
这些投资人与郑仲湘一样,都难免深深打入郑家郑基胜的烙印。
星视与香港电讯的合并,说白了就是郑家这些年来一贯吃租思维的延续。
当然,星视电讯这一次的董事会议,要说是多巨大的改变,却也未必。
毕竟星视电讯这次放弃了对添美网、趋势网的跟投,实际也是所谓的短线止损止盈思维作祟,无意为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承担额外的风险。
晶辰微电子在dsp芯片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在秣陵也是引起很大的轰动。
晶辰微电子入驻星视科技园,是秣陵市委市政府当年引进的重点项目。
当时除了进行广泛宣传外,秣陵市委市政府还专门组织了第一届秣陵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论坛为之造势;萧良、许建强、沈君鹏以及罗智林也受邀参加了那一次的论坛活动。
秣陵市委市政府四月底专门联合秣陵大学、星视电讯,为晶辰微电子第一款dsp芯片发布,召开盛大的新闻发布会。
萧良这一次却是“婉拒”了秣陵市委市政府的邀请,没有出席新闻发布会,中午时分蹲在国贸大厦北广场的花坛边,看到隋婧出现在从大厦汹涌而出的人流之中,忙举手挥舞示意。
隋婧与同行的同事分开,快步走过来嫣然笑道:
“就一点小事,你还真有闲工夫请我吃饭啊?”
“事情是小,但一顿饭都不请,我心里得内疚多久啊?”萧良说道。
“是怕你妈唠叨吧?”隋婧笑道。
萧良他妈有个亲戚,原先是省五矿公司下属一家单位的职工,早两年就已经下岗了;萧良也不知道他妈从哪里发现这个亲戚下岗时,有一项补助政策没有享受到,特意请隋婧帮忙解决。
既然请隋婧帮了忙,自然就得由萧良出面请客吃饭表示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