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会,但整个董事会仅有萧良兼任董事长一人,就没有再设其他董事席位,因此他对何雪晴他们说的话,是最大股东兼董事会的决议。
“星源的体量越来越大了,体系也越来越复杂,我也没有能力兼顾所有的细枝末节,”萧良说道,“星源这次对管理层授股之后,会在整体上成立了一个对外宣称是董事会的机构,大体将各个事业群的负责人、首席科学家等人囊括进来,掌握决策权……”
“这算是财团了吧?”葛云锋颇为振奋的问道。
他这段时间看了很多财经方面的报刊杂志,了解到日系财团的真正决策机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董事会。
萧良说星源体量越来越庞大,但今年以来主要还是鸿盈科技的投资建设速度惊人。
不过,鸿盈科技本身就是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的公司,听萧良的话意,很显然鸿盈科技作为事业群之一纳入星源系,真正的决策权也不可能放在上市公司的董事会,需要转移出来集中行使。
这不就是典型的财团组织架构吗?
当然了,决策权如何转让出来,还要同时满足香港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的要求,这些专业性的问题,葛云锋就不是很了解了。
“星源现在没有资格谈财团,将来也不会奢想着做什么财团!”萧良说道。
“也是哦,日系财团的核心还是金融机构,韩系财团虽然不是以金融机构为核心,但发展也依赖于金融机构提供海量的资金,”萧意说道,“包括之前的宿云生物、南亭集团在内,星源发展这几年,对银行的借助还是太少了!”
星源系超高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除了自身的盈利积累外,更多还是靠萧良在香港等证券市场大捞特捞,之后再进行资本转移。
星源系单纯在国内的银行贷款,总计可能仅有四五十亿,不要看规模还挺大,但整体负债率可能仅有百分之二十,可以说是超低,过分低了。
目前国内快速发展的企业,有几家负债率低于百分之六七十的?
哪家在超规模扩张过程中,不狠狠借助银行贷款这个工具的?
萧良偏不。
甚至在组建东洲城市商业银行时,萧良都拒绝注资持股,谁劝都不好使,而是将投资机会都推给了别人。
萧意他目前都还持有城商行5%的股份。
城市商业银行组建以来,就受益东州超高速的产业发展,目前吸取公众存款余额已经超过百亿,上半年实现七千万的净利润——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