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科班出身;有人翻出她唱慢歌时的特写,木吉他弦在她指尖震颤出的泛音,与她声线里那点西北风沙磨出的粗粝感交织,明明是简单的和弦,却唱出了戈壁落日般的苍茫与温柔。
乐评人们像被按了启动键的雷达,连夜写出长文:“迟叛的天才,在于她让‘野生’与‘JiNg密’在音乐里共生——《燎原》里那声突然拔高的哨音,是草原上呼唤同伴的原始腔调,却JiNg准卡在编曲最需要破局的节点;《晚风》结尾的气声处理,带着呼x1的杂音,却b任何后期修音都更戳中‘等待’的怅然。她不需要乐理教科书来框定,因为她的嗓子、她的经历,本身就是最鲜活的乐谱。”
更惊人的是数据:首场巡演结束后,她出道时那张被称为“拯救乐坛”的专辑,在各大音乐平台的播放量单日暴涨三千万,其中几首曾被质疑“曲高和寡”的实验X歌曲,突然成了年轻人循环列表里的常客。音乐圈开始流传一个说法:“迟叛重新定义了‘天才’——不是学术派的JiNg准无误,而是带着草原野X的创造力,她写的不是歌,是她自己活出来的生命力。”
迟叛还没来得及看到这些,否则她应该会冷笑,“这些乐评家,谁火了,就是个屎他们都能评成镶了金玉。”
就连那些曾嘲讽她“靠脸混乐坛”的黑粉,在庞大的热度面前都哑火了。这次的热度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高,出圈程度堪称音乐圈史上之最。
李兴嵘看着工作室邮箱里堆满的合作邀约,从当下最火的音综,顶级制作人到交响乐团,甚至有古典音乐界的泰斗递来橄榄枝,想合作改编她的作品。
他突然觉得眼眶发热,想起第一次在网上刷到的视频,那是他第一次认识迟叛。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7页 / 共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