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有人不想回家,想继续马上博取功名,我淮安军也欢迎之至,不过当兵的,恐怕要先接受一番训练才行,当将的,也得先进讲武堂去读上几个月的书。”
“读书。”几个胡家主支出身的义兵千户,又喜又惊,疑问的话脱口而出。
喜的是,自己投降之后,居然还有机会当官儿,无论大小,待遇终究跟身边的佃户、僮仆们有所不同,惊的则是,当一名领兵打仗的武将,居然还得去上学堂,万一因为考试挂了马尾巴而失去了晋身之机,再被赶回老家去,让自己有何面目在同族兄弟跟前抬头。
“当然要读了,否则我淮安军的军令,你们听得明白么。”早猜到众人会有此一问,伊万诺夫将腰杆挺直,非常自豪地回答,“不过你们也不用太担心,讲武堂不是县学、府学,不教什么四书五经,而领兵打仗的本事,多学一些总沒什么坏处,况且连我这蓝眼睛的西域人都能顺利卒业,你们难道还用担心自己当一辈子学生么,!”
“这,哈哈哈,哈哈”几个义兵千户先是被逗得转忧为喜,然后纷纷向伊万诺夫施礼,“不敢,不敢,将军大人您,将军大人您是天纵之才,我等,我等岂敢跟您相比。”
“狗屁个天纵之才,老子当年是雇佣兵。”伊万诺夫把眼睛一瞪,摇着头说道:“雇佣兵你们懂么,就是别人出钱,我负责卖命那种,要不是遇到了咱家都督,老子恐怕早就不知道埋在哪里去了,怎么可能会有今天的风光。”
后几句话,他的确是有感而发,因此听起來情真意切,众胡家千户门虽然不太确信他口中的都督就是朱屠户,心里头的惶恐和不安也跟着减轻了许多,一个个再度相继施礼,纷纷陪着笑说道:“那也是因为将军您良材美质,最终得遇卞公。”
“将军何必妄自菲薄,古语云,天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身形”
“昔日将军未逢其时,所以埋沒于众人,而时机一到,自然若锥处颖中”
一个个引经据典,说得摇头晃脑,唯恐自己让周围的同伴给比了下去。
他们这些能做上千户的,都是家族中的翘楚,从小就被逼着读书识字,阅遍经史子集,所以说话时,一个个典故信手便可拈來,然而伊万诺夫的汉语,却只学懂了个皮毛,根本弄不明白谁是卞公,好好的锥子,为何非要往颖囊里边塞,眨巴着眼睛听了好半晌,最终用力一挥胳膊,“行了,你们就别拍老夫马屁了,咱们淮安军看的是真本事,不是谁更能说会道,嘴巴总会骗人,而行动”
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