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居住地址,居然就是扬州城集贤馆,现任山长乃为逯鲁曾的小儿子逯鹏,眼下淮扬受推举入仕者,十个里边至少有五个出自此门。
“像这种有学问,又肯顺应时势而改变的,诸位平时不妨多留意一些。”目光转回胡大海,朱重九继续吩咐,他是铁了心要将自己的平等之路走到底,因此愿意吸收任何生力军,“先推荐他们去集贤馆,等适应了咱们淮扬的情况后,再酌情留用,今年的科举題目,我也会跟逯长史叮嘱一下,让他略做些变化。”
“多谢主公厚爱。”举荐虽然沒有成功,却换來了一道专门的政令,胡大海非常高兴地躬身施礼,“但末将今年的推荐名额”
朱重九迅速反应过來,立刻出手将疏漏堵死,“这个属于特殊情况,不算在你们各自原有的名额之内,但如果所荐之人不堪大用的话,该追溯的责任,依旧会追溯到尔等头上,再强调一次,我不在乎你们举荐的是不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我在乎的是,他们是否可用,是否跟咱们一条心思,具体该如何做,大伙自己把握。”
“末将知晓。”胡大海憨厚地笑了笑,举手给朱重九行了各标准的军礼。
上次他出征在外期间,长子胡三舍勾结其他几个衙内,打着父辈的名义安插私人,拉帮结伙,惹下了天大的祸事,虽然过后朱重九并未追究,但他心里,却始终浮着一团阴影,如今,君臣两人将话点破了,心中的忧虑自然烟消云散。
其他几个人,也因为去年的吏治整顿,在举荐人才方面患得患失,今天听朱重九亲口强调,举贤论才不论亲疏远近,也觉得各自的心脏轻松了不少,纷纷笑着开口,感谢自家主公的厚待。
“恐怕,这依旧是治标不治本。”只有刘基,永远特立独行,沒等大伙开心的笑声散去,就站出來,郑重提醒,“礼教毕竟传承千年,对也罢,错也罢,深入人心,即便來的人都口称平等,内心深处,恐怕依旧还是信得原來那些,只是为了前程,不得不跟主公虚与委蛇罢了。”
“嗯,伯温有何良策。”被兜头泼了一大瓢冷水,朱重九却不生气,点点头,笑着向刘伯温请教,能解决问題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对方这个臭脾气,尚在他忍受范围之内。
刘伯温果然也不辜负他如此委屈求全,想了想,很是郑重地问道:“主公的紫金山天文台,到底能看到什么。”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军中的望远镜,你们手里也都有,如果夜晚用來看星星和月亮的话,已经与原來大不相同。”朱重九也想了想,据实相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