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是接任教主之职。”终于逼迫刘福通做出了巨大让步,杜遵道非但沒有见好就收,反而试图得寸进尺。
“那当然不够。”既然已经准备退让,刘福通就不在乎退得更多一些,因此沒等罗文素等人帮腔,就迅速接过杜遵道的话头,“主公生前曾,他乃大宋徽宗陛下的八世嫡孙,当年为了避祸,才改姓为韩,如今少主回归,我军又雄踞汴梁,刚好应了大宋复兴之兆头,所以依刘某之见,不如让少主暂且称王,立国号为宋,先看看天下群雄的反应,待日后有了威望,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杜像,罗大人,还有在座诸位以为如何。”
“宋王。”沒想到刘福通一下子退出了如此之远,杜遵道感觉自己仿佛一拳打在了空气上,肚子里头说不出的难受。
如果说先前的明教教主,只是个虚职,对颍州红巾影响力未必太大的话,现在这个宋王,肯定比前者强了十倍,只要韩林儿一将王爷的蟒袍穿上身,刘福通就不再是颍州红巾的最高权力拥有者,所有文武官员的座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可能要重新來一次定位,到那时,杜某人日这个左丞相就不再是一个摆设,甚至与右丞相刘伯温分庭抗礼都极有可能。
但是,刘福通为什么要退让这么多,他什么时候变得脾气如此好了,还是他在其中另有图谋。
正因为胜利來得太快,太容易,所以给人的感觉非常不真实,仓促之间,不光杜遵道一个人无法适应,罗文素和其他几名同派系的武将,也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才好,有心大声响应吧,又怕刘福通设了圈套给自己钻,而想去出反对,偏偏又担心刘福通再度顺水推舟收回提议,让他们全都空欢喜一场。
“如果诸位不反对的话,这件事就定下來。”将几个政治对手的表现看在眼里,刘福通冷笑着下令,“杜相,你文彩远在众人之上,就由你來修书给天下红巾首领,请他们三个月后派人前來观礼,罗参政,你來选个六月份的黄道吉日,然后上报给杜相,还有崔、李两位将军,延福宫被和尚挪用多年,作为宋王的宫邸,许多地方都得修茸,就烦劳二位來做一次监工,尽量将其弄得符合少主的身份一些,若需钱款,尽管找盛参政去批就是。”
“是。”沒等杜遵道做出反应,崔德、李武和罗文素三个,已经躬身领命,根本不仔细考虑,这一躬之下,将失去了多少先机。
“怎么,杜相还要再客气一番么。”刘福通迅速将目光转过头,看着杜遵道的眼睛催促。
“不敢,杜某愿替少主捉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