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就在那里,没道理只能碳矽数据来做,而不让企鹅做。
俞兴看到不少人点头,继续说道:「不过嘛,我是不想再把葛总卖给阿里一次了,现在的情况也和我们做微信那会不同,企鹅的这两款竞品都是挑战者,我们已经占据很多的优势,而且,企鹅的资源分配也是个问题,它又要维持与微信的竞争,又想打造微视这样新的内容平台,真正能催动多少力量是很难说的。」
这一点细化展开,包括今年发挥很大力量的预装渠道,萝卜坑都已经被占满了,企鹅的新软体是拿不到类似资源的。
俞兴给予了必要的信心鼓舞,最后也把话往回拉了拉,说道:「移动网际网路发展很快,我们凭藉这样的势头获得不少的优势,但是,那些PC时代的公司们现在也慢慢回神了,企鹅这次的对标可能不是一时的,有可能是长期竞争的开始,咱们也要有这种心理上的准备。」
他看向今年主导了碳矽数据算法变革的杨震原,笑道:「好在,杨总他们以技术来驱动营收的尝试有很大的成效,这是咱们可以进行长期竞争的基础。」
俞兴没有透露具体的数字,但算法优化的成果还是很惊人的。
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最新热点通过「算法推荐+信息流GG」的模式让GG收入接近了工资丶伺服器等运营成本,而按照这种趋势,这个季度必然能实现盈亏平衡。
淘宝那边正提出来「千人千面」的移动网际网路新形式,碳矽数据这边类似的模式已经有了走向成熟的趋势。
Q2接近平衡,Q3必然平衡,再加上Q4的增长,这极可能让碳矽数据在今年就实现一定的盈利。
公司可以实现良性的造血,这是俞兴做微信时都没做到的事情。
事实上,过去十多年从PC到移动网际网路,如果碳矽数据今年实现盈利,那就是国内首个通过纯信息流GG而实现规模化盈利的公司。
移动网际网路的新形式让过去无法实现的商业化路径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俞兴相信,只要今年继续获得验证,届时与资方沟通就必然会获得更多的支持,商业模式的完整构建会带来源源不断的扩张。
以及,这种技术上的打磨将会继续为短视频方向提供至关重要的支持。
碳矽数据的会议结束,杨震原单独留了下来。
「杨总,有什麽要交代的?」俞兴注意到慢吞吞的杨震原,笑着询问这位技术大拿,「不会是不放心我,担心我把你们卖了换钱造车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