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俞总,可能是工艺不同,呃,还有,还有……」
俞兴打断道:「『可能』?连个准确的答案都拿不到吗?」
章阳煦无言以对,压铸机这一块几乎全是力劲的研发力量,公司这边只有几位相关专业背景的负责跟进度,这就很难具体到每个问题上面。
「算了,这份报告重新再研究一份更便于理解的,总裁办那个技术室再扩增搞一搞。」俞兴不再在小问题上纠葛,「我直接问力劲的杜总。」
章阳煦小心应下。
俞兴的情绪不佳,倒不全是因为内部没把东西搞透彻,更因为他在这三页报告里翻来覆去的只看到三个字——得加钱。
除了技术工艺的问题,报告里不少篇幅都谈到预算的增加。
俞兴自己在办公室思考了一会,随即才打给了力劲的副总裁杜耀杰,对方正是力劲与碳矽合作的负责人。
他没有太多客套,很快就把没在内部得到解决的问题提了出来。
「我们确实收购了意德拉,但现在是消化技术,没法直接拿它的模板过来用。」杜耀杰能猜到俞总的疑惑,很认真的解释道,「那些技术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转过来,它们是分散在义大利工厂的设备丶生产流程和工程师经验上面的,我们在国内没法完全复刻那些产线。」
他举了个例子:「意德拉模板的热处理要在真空炉里搞12个小时以上的精确控温,但我们在国内的产线没法符合这种工艺的要求。」
「还有工具机,意德拉的是德国德玛吉五轴联动工具机,平面度误差控制在±02mm以内,我们现在用的渖阳工具机误差是±08mm,这点就直接导致了模板压铸时因为应力集中而出现龟裂。」
「俞总,这些类似问题是收购没法直接解决我们现在情况的原因,而且,意德拉的后续维护也是个问题,像耐磨涂层材料,后期如果从欧洲空运,交货周期也得有一个月的时间,那就没法对碳矽集团的问题快速响应了。」
「我们现在和中科院金属所合作,在搞自己的模板,有些东西和意德拉技术体系也不一样,热处理工艺用的盐浴淬火就是那边没有的。」
「整个项目的处理,我们是消化技术,局部引进,整体创新,所以……时间上确实比预期的要慢。」
杜耀杰的语气很诚恳,不知道俞总能不能理解力劲现在所面临的难处。
听起来有点像是找理由,但不同体系的推陈出新会遇见方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