蜇蛰得发高烧,躺在西海卫生所,梦里都在喊什么『北斗星偏了十五度』!都快烧糊涂了,还硬让我们按他乱嚷嚷的方位重新测算,结果还真他娘摸到沉船了!”
眾人鬨笑间,我注意到一旁的郑弈又把建模图某个区域反覆放大。那张原本轮廓模糊的海底墓內部结构图,在增强现实算法处理下,竟显露出文物器皿的模样——这分明是我们当初在天井里看到的,密密麻麻的唐三彩!
“怎么?你在水上就能直接进行海底文物年代鑑定?”我微微惊讶道,“隔山打牛?”
“目前还没有那么智能,但技术进步这么快,將来可说不定哦。”郑弈得意地朝我笑笑,露出少年人特有的狡黠,“我只是把纹样特徵导入系统,就能比对全国文物普查档案里的百万件標本——对了光阴哥,听说你当年为了鑑定个唐代海兽葡萄镜,还专门跑国家博物馆抄了三天资料?”
“你小子!”我笑骂道,说你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郑弈说:“我还听关师傅讲过。齐领导,当年您带队摸进明孝陵地宫时......”
“拿蜡烛当探照灯,拿罗盘当ps。趟过的机关,遇到的风浪,跟倒斗的没什么两样。”齐朝暮接话道,“现在的孩子多享福。当年我们下海探墓,头个月净练闭气——脸埋水缸里数铜钱,数错一枚就加半炷香。”
“还有那次在辽北,寒冬腊月的,”齐朝暮说,“咱得往腰上拴根麻绳,跟秤砣似的往冰窟窿里沉。河底淤泥糊住潜水镜,全凭手指头摸陶片纹路——谁能想到现在,一个个捧著平板电脑就能当『巡海夜叉』!”
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也为公安工作插上“金翅膀”、装上“加速器”。
都说科技赋能,守护平安。
那守护的,不只是千家万户的平安,也是大家背后,更多藏蓝色的身影。
什么叫科技兴警?这就叫科技兴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