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古篆,墨色深沉:
\n
《五脏拳》
\n
“通大道之始,壮脏腑五脏之基…”玄玑子今晨递过册子时的话犹在耳畔,“如今收你为记名弟子,正式弟子考核,以半年为期,考核心性天资!
\n
此拳法,你自行领悟,不可询问于我,也是对你悟性的一种考察,若是半年之后,无法通过考核,你我之缘,也就止步于此!”
\n
齐云回想着老道的话。
\n
册内无繁复文字,多是墨线勾勒的人形图影,姿态古拙,似猿舒臂,如鹤振羽。
\n
文字注解亦简,只寥寥数语点出呼吸吐纳之机、神意观照之所。
\n
此拳法,乃是外动筋骨,以形引气,以气养脏。调和五行,固本培元。
\n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n
夫五脏者,人身之枢机,性命之根本也。
\n
气充则神旺,气馁则形衰。
\n
欲固本培元,当先强五脏之气。
\n
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n
肝木生发,意注章门,肺金肃降,气沉中府......”
\n
他起身立于狭室中央,依图示缓缓起势。
\n
双手自丹田捧起,十指微屈如捧无形之珠,此乃“捧丹式”,启脏腑之门户。
\n
甫一动作,一股滞涩感便从四肢百骸生出,筋肉似被无形藤蔓捆缚,每一次舒展都牵扯着深处细微的痛楚。
\n
第二式“青龙探爪”,左臂如鞭斜刺而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