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人物:感觉主人公与前期几个人物的刻画很鲜活,非常生活化。看得出来,高君想让作品主要人物尽量避免脸谱化,这很不错。不过,长篇的人物很多,穿插一些脸谱化的小人物,可以省心省力,暂时不必理会,将重点放在主要人物上,等有了时间,再从细化细节与小人物上下功夫。毕竟,小人物的鲜活,会令整个篇章提升很多层次,这定然也需要你付出心血的。高君似乎有些刻意要回避故事与构思,其实不必,有了好的创作立意与心态,普通与看似通俗的故事与人物也会同样令人耳目一新。
\n
读你的小说,总让我想起《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确切地讲,《白鹿原》的人物刻画性格更鲜明,但是,影响逊色于《平凡的世界》,可能与路遥现实题材创作的坚持与英年早逝更有关系。我想说的是,尽管《平凡的世界》中有不尽合理的地方,但人们愿意接受他喜欢他,就如同《红楼梦》不过是个八十回的残缺本,但是,却令多少人为之痴迷,竟成为《红学》来攻(说实话,感觉有些跟风的红学人士是在浪费社会资源)。所以说,瑕不掩瑜,要把自己对这个社会最直接的感受写出来,暂时不要考虑什么有何败笔。整个出来之后,再修改不迟。再有,现在社会万花筒一般,除了高君要说的风尘女子活动的场所、媒体出版界,还有很多层面,各类人物的较量与冲突,会令小说的故事更有看头。比如说《白鹿原》中两个家族之间的明争暗斗,原本就很吸引人,至于《棺材铺》中的争斗,如没有争斗,就没有这个故事了。
\n
我相信,高君的小说将断然不会仅仅是文人与女人的感情纠葛,毕竟这不是言情小说。按照高君对社会的深入程度,我有对您故事中冲突的期待。当然,这种期待,决不会是“海岩”式通俗小说的一味求奇求变求花哨。我相信——我的高君!争斗与矛盾不是目的,但却是吸引读者和表现人物的有效工具。《平凡的世界》让人爱读,当时,几乎全班的学生都在看,不仅仅因为那里面有年轻的追求与梦想。另外,就是有许多打动人心的书中人物已经深入了读者的心,让读者去关注他们的命运。当然,《人到中年》也曾经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所以说,你小说中的主人公虽然已经不惑,但是,所有感情的东西,总有共性,40岁男人的情感世界也会有人去关注。男人寻找共鸣,女人也有去真实了解的需求。毕竟,功成名就的四十岁男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