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岁禄单是米一项,即达5万石,是正一品大臣的50倍。此外,还有册封、宫室、婚姻、丧葬等费用,并给予厨役、斋郎、铺陈等杂役人员。亲王所有的子子孙孙全归朝廷抚养,无穷无尽。因为宗室子弟不许出仕、不许经商,那他们做什么呢?不停的娶妻纳妾,生孩子,于是宗室子弟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朝廷负担越来越重。
“宗室自养?”太后更头疼了,那往后该有多少宗亲哭诉到自己这儿?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孙,能不管么?太后只觉“宗室自养”这事,比“皇后人选”更令人烦心。
好在皇帝很有眼力劲儿,慷慨激昂说过一番“宗室自养”之后,又提到“自然是要循序渐进,不会一蹴而就。”太后顿时觉着轻快不少:不是一下子全让自养,一步一步慢慢来的,那便好,那便好。
两日后,太后患了急症;皇帝原配妻子、原秦王妃姜氏事姑至孝,愿出家修行为太后祈福,果然姜氏出家后太后病情渐渐好转。皇帝大为感概,在皇宫专门辟出一块景色优美的园地,建了“静孝庵”,赐姜氏居住,并赐号“静孝真人”。姜氏父亲姜源,封为赵国公,赐国公府邸,并特许将来“长子袭爵”。后妃娘家封为公侯伯通常只有一代,姜家能有两代人做国公,也算是特别恩遇了。
朝廷上下自然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有赞叹“秦王妃至孝至诚”的,有赞叹“皇上有情有义”的,有暗中羡慕姜家的:一个女儿出了家,换来两代国公!更多的是在偷偷猜测,皇后的位子,到底花落谁家?
御史高玉楼上书,“陛下春秋正盛,宜充实后宫,以广子嗣……请立皇后,并立九嫔……”皇帝娶回媳妇儿,怎么着也要“一后九嫔”吧,太少了可不合身份。
这道奏折上过之后,不少朝臣都抻着脖子等看皇帝的反应。结果是留中不发,但是太后开始一拨一拨的召见贵族少女,年龄都在15岁至18岁之间。“是为圣上选后妃?可都是世家大族之女呢。”以往皇家娶妇,大都是平民之女,或不入流的小官吏之女。
解语也在应召之列。“召安瓒妻女明日晋见太后”?谭瑛腿脚都软了,皇宫?那怎么能成。傅家那样的已是龙潭虎穴,皇宫中若是进去十位世家贵女,解语怎么会是对手?“她从小在咱们膝下长大,”晚上安瓒回家,谭瑛拉着他的袖子掉眼泪,“咱家连个姬妾都没有,她从小到大根本没见过没听过那些肮脏龌龊之事,单纯得很。”妻妾相争这一套,十几个几十个女人争夺一个男人这件事,解语根本不懂,不会!
谭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