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的。
刘恒穿着好身上的衣服,低着头,顺从的让皇帝身旁的侍从带着他前往学堂。
因为学堂初次设立的缘故,所以需要人的指引,这些人都是从皇帝身旁调出来的。
他们除了护送皇子上学之外,还有另外两个任务。
第一,“监督”或者说“监视”诸多皇子,看一看他们平日里的表现如何。
第二,“监督”或者说“监视”陈成,看一看这位魏王有没有什么逾矩的举动,继而汇报给皇帝。
.......
学堂之中
陈成看着面前的诸多皇子,目光却是下意识的在众人当中游离,最后看着在人群中,躲在最后方的那个不起眼的皇子。
而后长长的叹了口气。
这便是“文帝”刘恒吗?
陈成的眼眸中划过些许的思量之色,他表面上是在打量诸多皇子,实际上则是将目光放在了两个人身上。
其一太子,其二刘恒。
观察刘盈是因为,陈成在思量,如果能够改变刘盈,是否可以让他坐稳这个皇位?毕竟刘盈是嫡长子,相较于其他的皇子来说,多少还是有些身份上的压制。
第二则是在思考是否真的可以改变刘盈?或者说刘盈是否有被改变的价值?
这一点则是重点。
在原本的历史中,吕雉并不是没有改变刘盈的打算和主意,但刘盈的表现则是只能够用烂泥扶不上墙来形容了。
这样子的一个人,真的有必要去改变吗?
这般想着,陈成的目光更多的看向了一旁的刘恒,眼眸中带着些许的思索。
如今,想要让陈氏继续延续荣光,就必须是达到“三世之恩”而隆,也就是说陈氏必须是连续昌盛三代,才能够真正的打下来可以延续千年的基础。
唯有三代人的辛苦耕耘,才不会让这些富贵变成空中楼阁与过眼云烟。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会有“好圣孙旺三代”的说法,因为只有连续三代的“优秀”,才能够让这个家族也好、国家也好,哪怕是在日后遭受到了什么重大的打击,也能够有底蕴起来。
而想要三世之恩而隆,第二代是最为关键的“承上启下”之处。
如今的陈氏有两个前路。
第一,支持刘盈。
第二,支持刘恒。
只是略微思索之后,陈成便直接做出了决定。
且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