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竟找不到破局之法。
武媚娘见身旁的李想久久不语,神色凝重,便轻声唤道:“夫君,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她深知,李想是整个燕王府的主心骨,他的任何一丝忧虑,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李想被她的声音拉回现实,苦笑着摇了摇头:“我是在为长安的百姓发愁。城中人烟愈发稠密,寸土寸金,寻常人家想觅得一处安身之所,已是千难万难。”
“这地就这么大,人却越来越多,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武媚娘闻,美眸流转,片刻后嫣然一笑:“夫君,既然平地难寻,我们何不向天借地?”
“试想,若能造一栋通天之阁,层层叠叠,每一层都可容纳数户人家,如此一来,一栋楼便能安顿百户之众,岂不解了这燃眉之急?”
“向天借地?通天之阁?”李想猛地一震,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脑海中的迷雾。
武媚娘这天马行空般的设想,瞬间点燃了他深藏的记忆。
那些钢筋铁骨、高耸入云的广厦,曾是他再熟悉不过的景象。
他激动地意识到,这不仅是解决长安住房困境的妙计,更是推动大唐工匠技艺实现飞跃的契机,为未来的城市形态指明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从长远来看,城市向天空伸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看到李想如此激动,武媚娘反倒有些迟疑了:“夫君,你莫不是当真了吧?妾身不过是随口一说。”
“要知道,观狮山书院那座格物大厦已是巧夺天工之物,若要建一座能容纳百户的巨楼,其高度与体量必将远超于此,工程之艰巨,耗费之巨大,恐怕难以想象。”
“尤其是在这砖木结构之下,如何承重,如何取材,皆是天大的难题。”
“正因其难,才更显其价值。”李想胸有成竹地说道,“我要在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内,增设一处‘建筑营造司’,汇集天下能工巧匠。他们的第一个使命,就是将你我今日的设想,变为现实。”
……
太子高桓权的声音在殿内回响,带着一丝急切:“父王,渊盖苏文已将我高句丽半数以上的兵权握于掌中,此乃养虎为患之举,长此以往,君弱臣强的局面将无可挽回。”
“儿臣遍览中原典籍,凡权臣当道,无不以王室衰微为终局。我们必须当机立断,迟则生变!”
高桓权之所以如此忧心忡忡,是因为他清楚地看到了自己未来王座下的巨大阴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