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仓廪实而知礼节”,资源丰富了,人员流动了,自然不必干拐卖的勾当。
周从嘉酷爱哲学,唯独不怎么喜欢尼采,尤其反对他的超人哲学,然而现实中的周从嘉偏偏与他不甚喜爱的学说迷之契合。
命运最爱捉弄苦命的人儿,然而稍微有几分本事的人,多自带一股“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气性。周从嘉很不凑巧便是其中之一,当然他从出生起便与“顺遂”这类美好的词语绝缘了。
小的时候,周从嘉面对烂泥一般的生活,时常感到困惑。为什么家里这么穷?收获那么多粮食为什么就卖这么点儿钱?为什么妈妈总是偷偷哭?为什么爸爸爱喝酒?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胎投的不好罢了。如果投在陈佳辰那样的富贵人家,何须早早尝遍世间酸甜苦辣?
小孩子也曾怨天尤人过,直到在向村里捐赠的图书中淘到秦始皇传记,周从嘉才豁然开朗。
即使出身天潢贵胄,嬴政的原生家庭依旧差的离谱:父亲抛弃了他、母亲放弃了他,手足背叛了他,功臣欺压他,挂着“野种”的骂名,长期处于生死危机之中。
周从嘉读着读着,由衷地佩服他。顶着如此强大精神摧残的秦始皇,非但未被负面情绪吞噬掉,反而长期维持住了极高的理性。
诚然,嬴政素有暴君的称号,但小小年纪的周从嘉,依然成功分辨出,焚书坑儒、穷兵黩武之类属于施政方面的争议,不是他由于家庭原因导致的性格有问题、从而做出昏庸暴虐之事。
多少人的人生从未遭遇过悲惨,就已然选择了摆烂,可嬴政呢?从未一蹶不振,反而始终坚定着信念,坚持认真工作,保持着改变世界的雄心勃勃。
周从嘉深受鼓舞,他从嬴政靠着高度自律将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中得到启发,甚至更上一层楼。
他不仅要降低负面影响,还要着手修正家庭的缺点,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