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次。
还有三个人是大学里一个教授和两个学生据说学的民俗他们大学里出了课题他们就到民间来收集素材来了少爷认为这样就是公费旅游很是羡慕我告诉他做课题很辛苦的特别是他们这一种经费很少有时候都要自己贴干什么还要个人兴趣不然谁喜欢到这穷乡僻壤来。
几个人听说我们是古董商人也对我们很感兴趣少爷很会侃说得他们一愣一愣于是就约好结伴同行让他们看看我们收古董的过程我一开始不同意后来一想跟着这些个人可能行动会比较方便而且其中一个叫王若男的女学生非常漂亮眼睛一眨很难拒绝她的要求。
另外一些都是小学生去县里读书一个月才回家一次其他时候都住在学校里这跟我以前读书的时候一样所以看着颇有怀念的感觉。
小面包经过六个小时的山路颠簸我们终于开进了东华镇的范围一路上很多的山坡上我们都看到零星几户人家的矮石房我知道在偏远的山区有时候这几户房子就是一个村子了。
开过了几道破烂的牌坊门后面出现了很多的吊脚楼(用很长的木头柱子悬空在峭壁上楼房)一边已经可以远远地看到黄河的一角了。几大个学生可能没看到过这种风景不停地拍照弄得那些小学生很好奇。
司机告诉我们东华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大概西汉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全镇不到二百户的人口只有两条大街大部分的建筑还是明清时候的瓦房整个镇依山而建青石板子的路到处可见古老的祠堂和筒楼看上去十分的古色古香因为交通不便利的关系镇里到前年才通上电灯电话但是还有很多人家全都靠着煤油灯过日子。
我心说这是个好消息既然如此那这有电话的地方不会多打听起来也方便。
那个时候在山区电话这种奢侈的东西基本上集中在政府机关、旅馆和大型的工厂里还有就是邮电局我想着那南爬子外甥也不可能在政府机关里窝着这里也不会有大工厂那基本上就是旅馆和邮电局了。
车子到了镇口就不进去了因为实在是不好调头我们把自己的行李搬下车那两个草药商人看我们人生地不熟就让我们跟着走反正他们也要找地方落脚。我连忙道谢跟着他们就进了镇子。少爷还学习雷峰好榜样帮那个老教授拎东西。
镇上的人大多数都是靠打涝黄河泥沙为生穿着和解放前几乎没有两样平时小古镇安静祥和很少有陌生人光顾我们的到来使得这里的人都觉得诧异很多人都在路上投以我们奇怪的目光甚至有个几岁数大的小孩子在我们后面跟着一如我们在北京接头绕着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