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老周家跟大伙儿一样,是庄稼汉出身,自然晓得大伙儿急用钱的心思。老汉我也愿意提前跟大伙儿把钱给结啰。只是就算提前,今儿也结不了,至少得再等六七天。”
众人奇怪:“为啥?”
“大伙儿跟咱家都是好几年的交情,都晓得老周家做生意,从进货、贩卖、结账,都有一套章程,这章程都由我儿子孙子各自掌着一道关。管着账本兑付货钱的是我那读过几年书的三孙儿南生。今儿不巧,南生押着几百斤干货去了邻县,要六七天才能回来。家里旁的人晓不得看账本,兑不起款啊。”
众人面面相觑,有不死心地道:“你们家不是出了个秀才么?有学问着呢,他总会看账本吧?”
周北生并未出席今日的场合。老爷子怕吵到他温书,早早让他到老宅子的旧书房去了。他媳妇吕氏却跟着徐氏等人立在老爷子身后,闻抿唇低下头。
“我那幺孙是秀才不错,只是他读的是圣贤书,做的可不是买卖经济,咱这买卖俗事,就不让他沾手了。”老爷子说道,“说到底,大伙儿还是担心老周家没钱了给不出货款。老汉我辛劳了大半辈子,从一个走村货郎做到铺子主,挣下这一份家业不敢说是四邻八村独一份的,但也不至于捐一回路银就给捐空了。老汉我在这里当着青天日头告诉大伙儿:老周家家底厚实着呢,捐一回两回钱不算事儿!”
众人嗡嗡地议论开。
老爷子看他们神色回缓,趁热打铁道:“未免空口为凭,今日老汉捡个二百两银子给大伙儿瞧个眼实。这些银子保管结了大伙儿的货款还宽余着呢!大伙儿且把心放回肚子里,等过了六七日,我孙儿南生一回来,老汉就让他对着账本给大伙儿结账。”
话毕,老爷子让儿子把桌上木盒子一一打开。白银裸呈在空气中,在阳光下反射着光芒,众人都睁大了眼睛张望。
周东生夫妇和吕氏三个小辈又经吩咐各拿起桌上的一个木盒子,向人群走近。吕氏局促地跟着周东生夫妇,学着他们俩一一掀开第二层和第一层银子间覆盖的红布。
众人看清木盒子里累累赘赘堆叠着的白银,各自心中计算,看清一个木盒子里少说也有二十两银子。一时心中都相信了周老爷子的说法。
老爷子看着众人面上神情,明白事态缓和,两日来绷紧的神经终于略有放松。他扬声说道:“大伙儿想得如何?是否卖老汉一个面子?”
众人又是一阵嗡嗡的议论声。最后还是先前发的那位老汉被众人推举出来说道:“咱这些人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