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褚太后见这少女面目可亲,举止得体,也甚为喜欢,示意免礼平身。
\n
“桓小姐这话,怕是把‘邦之媛’的分量看轻了。“张彤云这才转身正式加入四女之争,“若只论‘系国安危’,那与赳赳武夫又有何异?'展如之人’能称‘邦之媛’,恰恰是因她既有‘婉如清扬’的灵秀,又有护持邦国的担当,刚柔相济才是真风流。”
\n
辰林(谢道韫)闻言点头,接口道:“张家妹妹说得是。就像这梅园,若只有疏枝硬骨,便少了几分风情;若只剩暗香浮动,又缺了几分气节。刚柔相济,方得其妙。“
\n
褚太后忍不住白了她一眼,又有佳词妙句,不用到正途,却拿来逞口舌之快。她哪里知道辰林(谢道韫)全是‘拿来主义’,她是沾了后世浩如烟海、锦绣璀璨诗文的光。没有谢道韫的记忆,只论才情,她一个理科生,是远远不如在场三女的,连桓灵都不如。
\n
郗道茂素手轻摇团扇:“依我看,两种气象倒也不必分高下。就像《诗经》本就有‘’风、雅、颂’三体,既有‘’在水一方’的缠绵,也有'江汉汤汤'的雄浑。”
\n
桓灵被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哑口无言,脸颊涨得通红,却又找不出反驳的话来。她攥着裙角瞪向张彤云,三女之中,也就这吴郡张氏好欺一些,嘴上却仍不服软:“横竖我还是觉得,能定国安邦的才是真本事。”这话却也没错,在她眼中,父亲一直是她的偶像,只有像她父亲那般男子,才配得她上的尊敬。
\n
郗道茂笑得眉眼弯弯,故意凑近她耳边低语:“可桓小姐方才连‘公侯好仇’都忘了呢。”一句话戳中桓灵方才的疏漏,惹得她“哼”了一声,却再难说出什么来。
\n
辰林(谢道韫)见桓灵这憨样,竟生不起之前的气来,反倒觉有几分可爱,温声道:“其实桓小姐的‘赳赳武夫’论,也是极好的。乱世之中,少不得铁骨铮铮的护持。只是刚不可无柔,就像箭簇再利,也需弓弦柔韧方能远射。”
\n
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