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阿弥陀佛,我很想往生,你心中对极乐世界却没有相状,怎么会想要往生呢?不合乎人性。你想要往生,那是一种名言分别、一种想法,从唯识的角度,所有的想法都要有相状。你很喜欢吃面条,面条的相状不现前,你会想吃吗?“于境取相,施设名言”。很多人对极乐世界是没有概念,他就是说我要往生,你说那极乐世界长什么样?他完全不知道,不合理。你这种往生的概念是不坚定的,叫做人云亦云,别人要你往生,你就想往生。你不是真实的去好乐,因为你心中没有极乐世界的相状。
\n
诸位,如果你到现在对极乐世界的相状还很陌生,对往生来说是非常不吉祥。因为你熟悉的是娑婆世界的相状,陌生的是极乐世界的相状;从因缘的角度,你跟极乐世界的因缘是薄弱的。
\n
往生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娑婆世界的念想要慢慢降低,极乐世界的念想要慢慢增加,直到有一天,你对极乐世界的念想力道超过,娑婆世界的念想力道,那叫做强者先牵,你就往生了。如果你对阿弥陀佛很有皈依的心,那是你很会念佛,不表示你会往生。往生的所缘境我说过,那是净土的功德庄严。当然,极乐世界是很精致复杂的相状。那怎么办呢?没关系,他有说过,“一一观之”。
\n
我举一个例子什么叫“一一观之”。东晋的时候,初祖庐山慧远大师在东林寺创造念佛会,早期的时候很多人是修观的。慧远大师有一个弟子叫刘程之,很有学问;他本来是做官的,做到政府的参军。后来他爸爸往生以后,觉得做官也没啥意思。他也没出家,就住到东林寺,跟大家一起念佛修观,他是修莲花观。有一天,他在念佛过程当中,突然间极乐世界的这种七宝池、八功德水、莲花现前。现前的时候,他在佛堂打坐,八功德水现前,他就很欢喜。空中还有人说,你把前面的八功德水拿来尝一尝,他真的舀一口来尝,特别的甘美。说明他净业成就了,后来他这个相状观想以后,没有多久就往生了。
\n
我们要问一个问题,他因地的时候只修莲花观,没有观八功德水,但是他看到的是七宝池、八功德水、莲花,这怎么回事?因为极乐世界本来就不可切割,你只要沾上一点边,就是我们刚开始叫做渐想,凡夫的心量有限,阿弥陀佛可没要求你什么都做到。我们知道佛的功德那叫做法界缘起,“一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