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往下看,它每一个都是随顺法性离诸过故。举一个例子,比方说布施、比方说你持戒。你为什么持戒?你站在什么角度来持戒?我能够远离恶道,得到人天的果报而持戒,你果然持戒成就人天果报,因为你是这样想的。
\n
所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的心态在做这件事情时候,你是站在什么角度来持戒的?我持戒是为了得到人天安乐的果报,持戒的善法就往人天安乐果报跑了,你的因地发心,你的安住处,就是以这个为住。你是靠持戒来做一个调伏跟对治,这只是一个过程,你因地的发心就决定最后的结果。
\n
那么最圆满的说法,你为什么持戒呢?因为我随顺真如法性,它本来就没有过失,我应该顺从真如本性,本来面目里面本来就没有过失的,我只是遵循本来面目去做这件事情,随顺法性离诸过故。所以,你的心态是以开显法性为根本思想,最后你成佛以后,果然成就法性,成就无量的功德庄严,这个就是他的因地发心不一样。
\n
我们再看第三,修善。
\n
三者,发起善根增长方便。谓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信得增长,乃志誓求无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
\n
前面止方便是约着誓断一切恶,这里讲誓修一切善,这个善当然包括福德、智慧两种的善根。包括第一个,勤修供养;怎么修供养呢?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意业的随喜、劝请诸佛。以身口意三业来爱敬三宝,以真实的心不断地去供养三宝,使令你的信心得以增长。
\n
第二个,你跟三宝结缘以后,就会从三宝当中不断地学习、闻思、忏悔、消业障,就慢慢地使令你的善根不退,从增长而到不退。为什么呢?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所以,为什么你要学习教理呢?因为你要破除愚痴,真如法性本来就没有愚痴,我只是称性而为,就是随顺我的法性,如此而已。
\n
看第四,誓度一切众生。
\n
四者,大愿平等方便。所谓发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