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
\n
假设这个人不断偷,他的心虽然断婬、断杀,但攀缘心还很重。我问你一个问题,有两种人:一种人持咒很有感应;一种人持咒没有感应,哪一种比较好?没有感应比较好,对对对。有感应的是你的心有问题,你的心跑掉了。
\n
有一个禅师在山上修习止观,修一段时间以后,他没下来吃饭了。他师父就有点奇怪,问他:你为什么没有来吃饭?他说我都有天人送饭。师父说:你的心没有安住,一定有攀缘心,叫他把攀缘心断掉。结果第二天就乖乖下来吃饭,正常了。你现在的水平感应的东西都不是诸佛菩萨。我要提醒你,感应到谁你就知道了。诸佛菩萨的感应是一切尽在无言中,不可能很明显。
\n
所以,你一持大悲咒就有很明显的感应,就知道是跟谁感应了。你磁场跟他一样,他也攀缘、你也攀缘。感应就是大家互相攀缘、互相利用,他也需要你、你也需要他。后果不堪设想,你走错一步,就没回头路了,五十阴魔就有你一份,你后面就往下看。不要因小失大,我们尽量走正路。
\n
修行刚开始感应越多一定不对,你的心没有往内收;你释放太多的磁场出去了,才有人跟你感应。你如果说一修行就有感应,那表示你的水罐一直在漏,有破洞。你的心没有收起来,一直有破洞,整个善根力没办法积集起来。破洞的罐子,水不可能把它填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你永远不可能建立内在的善根。因为以攀缘为根本,就是在造生死业。好,往下看。
\n
施舍之法
\n
身舍贪悋:
\n
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
\n
心舍慢瞋:
\n
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
\n
身心舍尽: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