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前收尾,因为你借得太多了。福报越大、借的越多。你想想看,你的人生多彩多姿,你展开的比一般人大,难道你不提前收尾吗?福报越大的人,人生要越早收尾,因为你借得太多了,东西借太多了。总而言之,你如果要能够临终正念,你最好提前收尾,慢慢归还。你的人生有收尾的迹象,你的业力才有收尾的迹象,就这个道理。
\n
我觉得一个人临终前五年是关键的,往生前五年。他必须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他对六根要慢慢慢慢地收摄。就是他对外境的攀缘心,你感觉出这个人的身、口、意,欸,他的心开始往内收了,淡薄了,他的六根的活动是往下降,他对阿弥陀佛的好乐是往上升。这种人生,我叫作往生的曲线现前。就是说,这五年当中,每一年都可以看得出来,他的六根的攀缘心每一年都在进步,五年的数据每一年都在递减;他对极乐世界的忆念,五年当中不断在增长。这两种曲线出现,往生的曲线出现了,往生的征兆也出现了。
\n
往生是要有一个过程,知道吧?你千万不要认为你是六祖大师,说放下就放下。你没那个本事,说实在的。我们一般都是慢慢放下的,渐修渐放。就像忏公师父说的,我们末法众生,修行是点点滴滴的功夫,我今天放下一点,明天放下一点。我没本事马上放下,但是我慢慢放下,结果一样。
\n
所以,诸位!你看看往生的两大指标,你就知道你会不会往生了:你的六根呈现一种收摄的状态;你的净念、往生的愿力呈现一种递增的状态——你的往生的征兆出现了,这个指标就很清楚了。我们绝对不相信,一个人平常都没有往生的迹象,却临终正念,突然间往生出现,不可能,不合乎唯识的等流性,你也不是那种顿修顿放的人。所以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做好人生的收尾,你才可以从容地面对生死。
\n
这个地方是把前面做个总结。
\n
乙三、结示劝修
\n
我们看最后的结示。
\n
(一)内观真如——安住心性,不随妄转。
\n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