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去主宰人生而提起佛号,这种自他不二的思想是怎么回事。我们以下引用《弥陀要解》三段的开示来跟大家说明。
\n
(一)心性本具
\n
先看第一个,心性本具。
\n
我们把这段《弥陀要解》的文简单地解释一下。
\n
首先,蕅益大师解释这个阿弥陀佛的名号,无量光、无量寿是怎么来的:“皆本众生建立。”阿弥陀佛为什么安立名号呢?因为他要把名号当作桥梁。他知道四十八愿的功德如此广大,众生很难去悟入,所以它作为一个桥梁引导我们的身心世界,透过名号的引导而进入弥陀的广大功德海。所以,名号是为了救拔众生来安立的,不是站在佛陀自受用的角度,这是为了利他的角度。
\n
那么,作为佛号,它怎么就能够去启动弥陀的功德呢?这个地方有个很重要的观念,叫“生佛平等”。因为我们众生的心跟佛陀的心,把因缘的水泡拨开,是平等。我虽然业障深重,我的水泡比较丑陋,但是你把水泡拨开的时候,我所呈现的是寂静的水。阿弥陀佛的水泡比较光明庄严,但是这也是后来才有的,因缘所生法,这只是一种清净的因缘所招感的功德。如果弥陀的光明的水泡也拨开来,它的水质跟我的水质是一样的,心都是平等的。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能够透过名号来传递功德,因为我们跟佛陀有一个共同的平台,就是我们的心性跟佛陀的心性是平等的。这就是为什么让持名者能够转换弥陀的无量光、无量寿,变成我们的无量光、无量寿。所以,感应道交是建立在一种清净心,“能念所念性空寂”。也就是因为性空寂,所以“感应道交难思议”。
\n
我们往下看。因为无量光的缘故,所以启动了我们自性本具的广大的空间无碍。我们到了极乐世界,能够遨游十方诸佛国土,供养他方十方诸佛,见了阿弥陀佛就见十方诸佛,乃至于能够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所以,你到了极乐世界,开显心性里面空间无障碍的这一块。
\n
第二个,由无量寿义,使令我们开展心性本具的时间无障碍。我们往生以后就是“一生补处”,决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