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n
这个地方是说明,因为它是弥陀的本愿功德创造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解释极乐世界为什么既快乐又解脱。它不是业感的生命,它是弥陀的本愿创造以后,我们本身的因地也是用清净的愿力去招感弥陀的愿力,是以愿感愿,所以两个都是清净。只有这样子才能够创造这么一个常乐我净的果报体出来,它既快乐又寂静。那么这个地方就有一个重点要出来了,所有的净土宗人都要知道,极乐世界不是业感缘起,它是愿力的创造。
\n
极乐世界不是由业力创造的,不管你造多大的善业,你曾经布施、持戒,造大的善业,都不能招感极乐世界,除非你发愿。这样子的话有个问题了,那么我过去造了业,怎么办呢?这些业搁哪去呢?所以每一个净土宗的人,在临命终之前,最大的功课就来了——你怎么处理你过去的业力。你怎么处理?你这个业力极乐世界用不到,所以祖师就提出了四个字:带业往生。你必须在临命终之前,把所有的业力变成是可以携带式的。你必须让你的业力全部进入睡眠状态,就是说,我没有本事把你消灭,但是我起码让你沉淀。在往生之前,没有一个人让业力可以活动。你只要生死业力在活动,你基本上就不太可能往生了。因为生死业力跟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是抵触的,一个往东,一个往西的,它不随顺弥陀本愿的,它不随顺极乐世界功德。
\n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除了我们不断地去发起清净的愿力以外,你要想办法降低生死业力。
\n
你说,欸,我造了很多善业。对不起,极乐世界连善业都不行!你这个有漏善业,以有所得心造了善业,这个善业是有漏果报。所以,净土宗有一句话:“好事不如无事”,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句话是指晚年了,年轻人还是多做点好事。你看《印光法师文钞》,一个人到了晚年,叫你少管闲事,你好事不如无事。到了晚年,这是关键时刻,尽管你造好事的机会多了去了,但是你要往生极乐世界,就必须把所有的攀缘心停下来。所以,作为一个净土宗的人,他必须要成功地把业力沉淀,这就是一个成败关键了。
\n
那么怎么样把业力沉淀呢?两个方法: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