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庚一、闻名得福愿(四十三)
\n
第一个,我们看“闻名得福愿”。
\n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n
弥陀的本愿,在因地叫作愿力,因为因地就要发愿。但是他经过长时间的积功累德,成佛以后,这个就不是愿力了,这叫作功德庄严,这是真实的功德力。你这个愿已经满了,已经有资粮力把它满愿了。我们来看看这个已经圆满的愿力,就是真的有加持力的愿。
\n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这个“他方国土”当然不是指西方净土,就是他不是在西方净土。发了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这个菩萨众,“闻我名字”。这个“闻我名字”是什么意思呢?古德解释说,这个地方有闻跟持:听闻名号,心生欢喜;念念相续,受持不失。它有听闻欢喜、受持不失这两种概念。也就是说,他念这个佛号,他都有一种皈依欢喜的心,而且佛号在他的心中也不是点状,他某种程度对佛号的操作,能够“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
\n
那么,这个人经过这个佛号的身口意的熏习,有什么好处呢?“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个尊贵家有三种解释:第一个,有权力;第二个,有学问;第三个,有财富。也就是说,这个就是一种人天的资粮,他受到一种广大的资粮力,受到人天的恭敬尊重。
\n
这个尊贵家,行菩萨道是很重要。佛陀本来就警告菩萨,你不能堕入卑贱的果报。所以你看佛陀,为什么六波罗蜜先修布施?佛陀说为什么先修布施呢?让你这个菩萨庄严,人家对你有恭敬心,你再弘扬佛法,人家容易生起信仰。
\n
从圣道门的角度,尊贵身叫作自力壮严。你必须透过布施成就福报,透过持戒成就尊贵,透过忍辱成就庄严。所以,按照圣道门的单向修学心地法门来说,这个尊贵身是三种法的结合,布施、持戒、忍辱三个法门的结合,然后,啪,出现了尊贵身。但是这个地方不是这个意思,他不是自力庄严,他叫他力庄严。这种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