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回到过去去改变你的业力,因为它已经造了。所以佛法处理问题,就是靠智慧,就是透过事修的忏悔,透过理观的观察,告诉你自己:它不是真的,你必须跟它切割!你必须拒绝它!不随妄转。所以说业力跟思想的结合,是透过执着来做一个桥梁。你把执着给破了,业力也不能成事,妄想也不能成事了,所以我们最终还是要处理这个执着的问题。
\n
我们在讲安乐道之前,先讲第一个,业力这一块。
\n
丙二、别明,分三:
\n
一、业果形成;二、业果相续;三、业果转变。
\n
丁一、业果形成
\n
我们看丙二的别明。
\n
业力这一块,就是我们过去生所造的各式各样的善恶业力。我们分成三块来认识。
\n
第一个,它是怎么形成的,业果的形成。
\n
第二个,它是怎么相续的,业果的相续。
\n
第三个,你如何去转变,业果的转变。
\n
我们先看看这个业果是怎么回事。我们自性本来清净,为什么就会在生命当中产生一种力量,让我们快乐,让我们痛苦?这个力量是怎么来的?
\n
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n
《瑜伽师地论》依五相,立十业道自性差别,所谓事、意乐、烦恼、加行、究竟等五相。若五相具足,即是“满业道”所摄;若五相不具,即是“非满业道”所摄。
\n
一、事,即起杀生等业所依处事;
\n
二、意乐,即于造作业行所依事上,生意乐之想;
\n
三、烦恼,即造杀生等业,由贪等烦恼相应,或总起,或别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