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思想的角度来看,佛是一个高高的,无上的法界,我们是一个凡夫法界,当然有所不同。但是起码你必须把自己的磁场跟佛陀的磁场调整在同一个方向,同一条道上。就是说,没有人要求我们跟佛陀完全一样,但起码我们两个必须要走在同一条道上,走在同一条高速公路上。也就是说我们的心、身心世界的业力跟思想,跟佛陀的弥陀功德是同一个方向,这很关键!也就是说临命终的时候,不管你无量的业力,不管你很多的妄想,它的方向是一心归命极乐世界,我们的树只有一个方向,就是往西方倾倒,这个时候它才可能倒下去的时候趋向西方。
\n
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修智慧的观照,其实我们的业力跟思想是很难顺从本愿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们是经历过无量无边的轮回才有今生。而每一次的生命,或多或少都留下了很多的生死业力,也留下很多的颠倒妄想。而这个业力跟妄想,我们今生会在三界投胎,合理地推论,其实它是随顺于生死轮回的。所以这两个东西如果不调整,就即将变成临终的障碍。
\n
因此净土宗,我们在临终之前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个,你必须处理好你的过去;第二个,你必须好好地规划你的未来。我们不能否定我们的过去,我们过去留下的业力跟思想,不管你喜不喜欢它,不管它是好的坏的,你一定要概括承受。就好像今天的你,要继承你的昨天。你昨天的很多行为,一定影响到今天的你;你昨天很多的思想,也一定影响到你现在的思考。所以在无量流转当中,我们在考虑规划未来,忆佛念佛之前,你必须处理好你的过去。你没办法处理你的过去,你不可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你被过去牢牢地控制住了。所以一个人不能走出过去,你就没有资格谈规划未来。
\n
我们今天来谈一谈,怎么面对我们的过去。至于怎么规划未来,那是我们第三个主题——《念佛篇》,跟第四个主题——净土的《往生篇》,我们那个时候才来谈未来的事。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如何透过一种智慧的观照,来处理我们过去生留下的生死业力跟颠倒妄想,使令它临终的时候不障碍我们。先好好地面对过去,我们下一堂课再来谈谈规划未来。这个就是我们《观照篇》的主要宗旨。
\n
我们看讲义。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