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段经文读一读,你就知道他的方法。好,有三段,请合掌。
\n
舍贪近道: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n
这个地方是说一个方法,就是假设我们发心修念佛三昧,可能有时候顺利,有时候不顺利,有时候业障现前,那怎么办呢?身然一灯,或烧一指,在身上烧一炷香。所以说这在我们受菩萨戒的人,是很关键的!受三皈五戒都变化不大,你受三皈五戒都是人天法,但是一般生命的重大转变,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在家居士受菩萨戒;一个是出家受出家戒。这两块是非常重要的改变,非常重要!那是从根本的改变!如果你没有出家,你人生只有一种改变——就是受菩萨戒。
\n
受菩萨戒为什么会改变呢?因为他开始发起愿力了,就是我过去用我的攀缘心攀缘外在的因缘,活在业力。好,过去就不谈了,过去的种种譬如过去死,从今天开始:我“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我生命只有三种力量来引导我——断恶、修善、度众生三种愿力当作我内在的善根。那么这种人他的生命要从外因缘的攀缘,转成向内因缘安住的时候,所以菩萨戒要燃香,它燃香的目的,下面会说明。
\n
“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永远离开世间的业力的因缘,而调伏心中的烦恼。为什么燃香能够达到消除罪障、增长善根?古德解释说,因为我们凡夫对外在因缘的攀缘,它的根本来自于色身。当然我们也贪钱财,我们也贪求美好的饮食,外因缘的攀缘是多元化,但是你更贪爱你的色身,因为你所有的享受是以色身的感受为主。你为什么贪财?你为什么贪色?你为什么贪求美食?其实你为了满足你色身快乐的感受,它是根本。这个攀缘心是以色身为一个主轴,绕着色身的感受来扩散,所以你根本上能够把色身舍掉,你的攀缘心大概就能够得到一定的收摄了。这是佛陀的大智慧,先抓根本,擒贼先擒王。
\n
这个地方,就是佛陀透过这种法门,当然你用香供佛,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