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就充满了不确定。
\n
所以禅观的智慧,就是把顺从娑婆世界这一块的力量,慢慢把它化解掉,把来自于生死业力的牵扯,把它化解掉。当然另一方面加强对极乐世界功德的顺从,禅观的智慧是有助于我们做内心调整的。把娑婆世界的顺从降低,把极乐世界的顺从增加,这个就是我们修习禅观的主要目的。
\n
好,这是简单地说明我们修学禅观跟净土的一个目的。
\n
我们看这次的内容。将述此义,大科分六,这个地方有六大科。
\n
第一科基础篇。这个基础就是当我们流转到现在,我们怎么去面对我们过去所留下的妄想跟业力,我们应该做些怎么样的基础,来做一些调伏跟引导的工作,这是第一个基础。
\n
甲二的观照篇。从前面的基础,正式的生起观照,来做一些心态的调整。基础篇主要是一种愿力的修学,誓愿力的修学,设定目标。这个甲二的观照,是一种智慧的观照。
\n
甲三的念佛篇。我们开始对名号功德的皈依。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心态能够对名号的功德生起真实的信心,这是念佛篇。
\n
第四个是往生篇。我们把这个念佛的功德,能够成功地导归净土。
\n
第五个是破障篇。破除我们内外的障碍。
\n
最后我们谈一谈净土的功德——三辈九品,它的一个功德的差别。
\n
前面两篇,它偏重在大乘的禅观;第三、第四偏重在净土的皈依这一块。我们说明一下。我们一念心有过去、现在、未来,《基础篇》跟《观照篇》,主要是处理我们过去留下来的心态,处理我们过去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念佛的人,不是一张白纸开始念佛,我们流转太久,我们的内心,在每一次生命当中,留下很多很多负面的思考。《基础篇》跟《观照篇》就是处理我们过去的颠倒妄想,这一块主要是处理我们过去的问题。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