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咱们铸币,也要利用火耗,但必须建立严格的标准和监管。只收二钱火耗,而且要让百姓清楚知道,这火耗是用来弥补正常的熔炼损耗,多余的分文不取。”
\n
“原来如此!”叶梦珠恍然,眼中满是钦佩,“大人思虑深远,如此一来,又能多赚12%的利润。只是,如何让百姓和官府认可咱们的火耗?”
\n
“这便要靠银币的质量与信誉。”林宇神色凝重,缓缓起身,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窗边。他目光如炬,望向窗外那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街道,只见人来人往,叫卖声、谈笑声交织一片,一片繁荣市井之景。“咱们铸造的银币,成色、重量都要统一标准,切不可有丝毫偏差。务必比市面上流通的那些参差不齐的银钱更可靠,让百姓一眼便能看出差别。唯有如此,百姓用起来才会放心。百姓一旦认可,火耗之事,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而且从铸币技术来看,有了水利压铸机,模具便能越发精准耐用,人力耗费也会减少,成本随之降低,如此一来,利润空间自然也就越高。”
\n
“大人,您看这铸造工艺,我在古籍里也查到些门道。”叶梦珠翻开一本泛黄的书卷,指着上面的记载说道,“古代铸币,前期多用范铸法。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陶范铸币极为常见。就拿山西夏县禹王城遗址出土的西汉钱币范来说,范面设两竖行币型,每行9枚,一次便能铸出18枚钱币。但陶范易碎,平均每块范只能使用3-5次,且制作一块陶范需耗费3日工时,人工成本颇高。石范质地紧密,能使用20-30次,像20世纪50-80年代,内蒙古包头窝土尔战国遗址就采集到3件石制‘安阳’方足布范,可其制作材料稀缺,开采运输成本大。金属范中,铜范又最为常用,山东曾出土战国时期燕国铜范,陕西凤翔、岐山一带也有秦‘半两’铜范现世,铜范虽耐用,但制作工艺复杂,成本是陶范的5倍有余。”
\n
林宇听得入神,不住点头:“这范铸法虽经典,但效率终究有限。而水利压铸机配合母钱,工序简化不少。”
\n
“如此说来,咱们若采用这水利压铸机,定能事半功倍。”叶梦珠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n
林宇微微颔首,神情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